在现实中,不仅恋人之间会许下山盟海誓的诺言,公司也会。这承诺是否值得信任,直接关系到公司是否值得信任。在平时,这一切并不会有太大感受,但在灾害来临时却能真切地感受——没有人期盼,但它真的会来,甚至可能没有任何预告。
5月12日下午的地震波及了中国许多地区。此时,正是上班时间。
“下午2点40分,我估摸着原打算整理完数据错误再去吃饭的想法太过理想……于是取了门卡和钱包起身打算去填饱肚子。没想到,没走多远,和同事打招呼的当口,这个晕啊。”埃森哲咨询公司李静文回忆?说。
李静文在上海中环广场30层,离地震震源四川汶川县1600公里,她并不知道就在十几分钟前,灾难已经在那里发生了。猛然,一贯安静的埃森哲咨询公司的员工们仿佛刚刚苏醒过来,纷纷奔向消防梯撤离。那里拥挤着整整35层数十个公司的人,包括本应该坐镇的监控中心总指挥。值班保安不停打电话,他也不见人影,不接电话。人都撤出来了,却只能站在广场上等待,没有任何消息。
在《第一财经周刊》的调查中发现,如中环广场一样,物业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比例竟然占了37%。
和那位不见踪影的监控中心总指挥相比,安拓国际(Antal International)的老板则充当了疏散组织者的角色。当所有的员工没有一点紧张感觉的时候,他大喊了一声“out!out!”大家才走了出去。还有一位老板则作了一回“定海神针”。
地震来临时,北京用友审计软件有限公司正在开全体大会。大楼晃了晃,总经理就顺便给全体员工上了一堂科普课。他告诉所有人,应该分析震源,如果震源不在北京,那么以北京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就不用担心了。“领导的讲话很有用,大家一点都没有惊慌失措。”员工表示对公司的举措很满意。
在地震来临时大喊一声“out”或者上课并不是最有用的办法。作为公司,一个功能化的组织,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做。
专业的小组所能起到的作用显然高于个人英雄。IBM(上海)的做法值得借鉴:该公司有专门的灾难经理(CRISIS MANAGEMENT),负责包括地震、禽流感、SARS等灾难处理。一旦以上事件发生,会组织一个灾难小组,团队分工合作,也有专职人员(GENERAL SERVICE)专门负责与物业联系,合作进行疏散、宣传以及后续救灾工作。
在普华永道,灾难小组的功能则集中在了部门的一位“大使”身上——由每个部门的经理或者小组领导者担任。每年,他们会集中进行一次灾难处理培训,其中也包括地震。在这次地震来临时,他立刻指挥本部门所有的人从消防梯撤离。到达安全地带时,告知大家防震常识,并且配合物业保安嘱咐所有人等待警报解除。当回到办公室后,他提醒大家放一杯咖啡在桌上,监测是否还有余震。
调查显示有超过七成的大公司在地震发生时采取了避震措施。没有采取避震措施的公司中包括了例如上述IBM这种情况。该公司虽然有灾难小组,但由于其所在位置位于上海张江,并没有震感,因此也并没有采取措施。但也确实存在着很多完全没有采取避震措施的公司,例如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该公司表示事情发生“极其突然,没有准备应急预案。但明天的生产会上会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