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投资许盛渊:“老板要求我们多投资”



  《创业邦》:新官上任,你面对哪些挑战?

  许盛渊:董事总经理这个职位对我很新,也很有挑战。我的挑战之一是如何利用英特尔公司的资源带领团队多投项目。我计划先花6个月时间梳理一下项目和团队。第一个目标是加强与英特尔业务部门的沟通,使他们更多地了解英特尔投资给他们及客户带来的价值,第二个目标是让新加入的投资经理尽快熟悉公司情况。

  《创业邦》:你如何看待英特尔投资在中国市场11年来的表现?

  许盛渊:英特尔投资在中国做得非常成功,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成立了2支技术基金,帮助培养了一批创业者,扶植了一批成功的本土企业,也培育了多位优秀的投资人才,为中国VC 行业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现在需要往前看,为自己和团队设立更高的目标。英特尔公司有个传统,每当你取得成绩时,要给自己“提高目标”。我5年前才调到内地,还有许多东西要学习。未来充满机会,也充满挑战。我没有时间看过去,更想看将来,看新的机会。

  《创业邦》:英特尔投资的投资策略未来是否会发生一些变化?

  许盛渊:老板对我们的要求是多投资,我们是小团队看管大市场,以后可能会提高单笔投资金额,会尽量寻求愿意接受大笔投资的企业,很可能会是些中后期的项目。当然,每个领域都有其发展阶段,有些行业如果还未被开发,这些机会我们也会看,但会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中后期项目上。

  《创业邦》:从2005年开始英特尔投资发生了很多变化,是很关键的一年。

  许盛渊:2005年,苏爱文接管英特尔投资部,他在投资策略和组织架构上做了许多调整。我们开始提高投资金额,开始投中后期项目,开始领投,更加注重所投公司的成长和发展,开设了多种增值服务,推出大量市场开发和项目对接活动,比如英特尔投资科技创新日和英特尔投资CEO峰会。

  中国市场的状况与发达国家不同,我们的投资策略因此也有差异。2005年以来中国的投资行业发展很快,更加市场化,我们意识到要想成为中国市场领先的投资机构,必须适应变化,既要像VC同行一样寻求项目,追求高回报,又要平衡与英特尔公司战略目标的一致。 我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是英特尔公司的一个业务部门,是长期的战略投资者。

  《创业邦》:中国第二期基金2008年设立,原计划5年之内投完,能实现这一目标吗?

  许盛渊:如果投资传统领域,这个规模的基金3~5年内投出去并不困难,但对于高科技领域而言,这算得上是中国最大的基金之一。正因为非常看好中国市场,我们愿意投入5亿美元来支持中国的技术创新和本土企业的成长。我们看到,目前中国风险投资领域还是偏重传统领域,而在IT领域里短时间内找到多个好项目是不小的挑战。

  《创业邦》:希望英特尔投资形成什么样的投资风格?

  许盛渊:先把“科技与创新”的品牌思路定下来。让科技型、创新型的公司需要融资时都会第一个想到英特尔投资。我们想实实在在地支持创业者,不想做强势的投资人。

  《创业邦》:如果遇到不符合英特尔公司战略但很有投资价值的项目,你会怎么办?

 英特尔投资许盛渊:“老板要求我们多投资”

  许盛渊:中国目前的情况的确是这样,有很多很好的公司和创业者,赚钱的机会非常多。但是对VC来说,不是每一家好公司都适合投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家公司可能很适合VC进入,但是不一定适合英特尔投资或英特尔公司的战略,这种公司我们不会投,可以介绍给其他投资伙伴。我们一向认为,各个投资机构有不同的战略,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这个行业需要分享,也一直在分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76873.html

更多阅读

未来水世界投资 英特尔投资看未来世界

      位于美国南加州的圣地亚哥是美国海滨度假地,气候宜人,有着多处海滩。这里也是美国第二大海军基地,沿着滨海的道路,你可以看到停靠在码头内大大小小的军舰甚至航空母舰——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司令部就坐落于此。我们到达的当天,巧

英特尔未来教室 英特尔投资未来

    在北三环环球贸易中心D座17层的一个会议室里,英特尔投资部的投资经理们正在进行一场“头脑风暴”,这是有关云计算的。最近一年多来,云计算已经成为英特尔投资部每位投资经理必看的一块业务,投资也开始流向一些“云公司”,这其中有

英特尔微博式生存:世界没有陌生人

酷营销英特尔微博式生存:世界没有陌生人 文/本刊记者闫芬 发自北京与往年一样,今年春运受到了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然而,在人人感慨“一票难求”的时候,却有这么一群人已经完成了他们春运期间特殊的归乡之旅。当2012年1月20日最后

英特尔40年成长记:烈火燎燎炼真金

2008年1月12日,美国旧金山圣克拉拉,英特尔总部。   在一幢如同迷宫一般的大楼里,到处是小隔间、咖啡杯和出入证。突然,向导在一个普通的小隔间门口停下,神秘地问《IT时代周刊》记者:“知道这是谁的办公室吗?”  灰扑扑的隔板,中间摆放

英特尔金童杨旭:从实习生到全球副总裁(三)

国内PC企业起步不久,他们渴望去了解国外成熟企业的技术理念、管理模式。与杨旭的沟通,成为他们获取这些信息的方式。在交流中,杨旭也成功地将英特尔的文化、对未来技术的看法告诉合作伙伴。这为进一步促进业务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声明:《英特尔投资许盛渊:“老板要求我们多投资”》为网友花刺痛命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