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推广了凉茶业
“SARS是广东凉茶走向外省的一个拐点。”张俊修说。
2003年,SARS爆发,广东省作为重灾区,为全国制定了治疗方案,同时制定的还有包括口罩、板蓝根等在内的“抗SARS用品目录”。这一目录主要由省医药协会制定。
兼任省医药协会执行会长的张俊修学中医出身,便往目录中加入了“清热解毒”的三类药,如板蓝根等。而王老吉和上清饮凉茶的配方,也一并列入,这直接带动了凉茶产品的销售。“老百姓就病急乱求医,只要是清热解毒的,都买来喝。”张俊修说,这一下子带动了凉茶市场。
王老吉的老板瞅准了这个好机会,开始往省外投资。第一个省外厂家选了富饶的浙江温州市。推广效果出奇地好,很快,红罐王老吉便与中华烟、五粮液(000858,股吧)一起,被民众称为“温州三红”。
温州试验成功后,王老吉开始铺开市场。到了2005年,两年时间,王老吉已经在东南、西南、华东、北京四个地区开拓出四大片市场。
2006年,在广东省文化厅、省食品行业协会的促进下,凉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之而来的是,王老吉最后一块空白市场——华中地区被迅速拿下。在成功申遗的次年,即2007年,王老吉正式宣布销量超越可口可乐,成为中国罐装饮料销量第一。
根据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于2006年对福建、浙江、贵州、上海、宁夏、安徽等6省、自治区、市做的市场摸底,张俊修预计目前中国凉茶市场的容量为50亿元,并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而广东省凉茶业的年生产能力达到百万吨。不仅如此,制药企业也开始加入凉茶市场,开发研究凉茶。
“业内预测不到哪个产品能够替代它的飞速发展,因为任何产品的转换,必须有个替代品,而凉茶没有。”在以王老吉为代表的凉茶业发展如火如荼时,张俊修如此乐观估计。
然而,与疯狂飙升的销量相对应,广东省外地区的消费者却未能获取基本的凉茶知识——广东人并不把凉茶当饮料,更多是把它当药来行使功能的常识,在外省却鲜为人知。对他们而言,凉茶这一事物的认知,更多来自于包装盒上“老少咸宜”的醒目标志,和“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广告语。餐馆、学校、冷饮店、各大娱乐场所,印有“老少咸宜”的王老吉饮料,被作为饮料频繁灌入消费者口中。
随着市场的扩大,因“海饮”导致的不适也开始出现,随之而来的是让王老吉“不胜其烦”的投诉。
“文化遗产”与“保护费”
5月11日晚,张俊修听到卫生部宣布王老吉的夏枯草违规添加的消息。接到这个消息时,张俊修刚下飞机——他刚刚结束三天的北京之行,为一个月后的“凉茶文化推广”做前期宣传准备。
“没想到下了飞机就听说出事了,现在这个(凉茶文化)宣传不做也不行了。”张俊修说。2006年,文化部、卫生部、国家发改委等八大部委批准凉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务院授权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担任这一遗产的保护人。
2009年,凉茶申遗成功第三年,王老吉销量超越可口可乐第二年,张俊修觉得该是“动一动”的时候了。5月9日,张俊修去北京找了些朋友,又联系了一些媒体,开始筹备6月10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的活动,准备集中宣传凉茶文化。主要是要“把国务院为什么把凉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道理讲给大家听”。
就在这节骨眼上,“添加门”赶巧发生。而张俊修也带着协会第一时间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作为凉茶的保护单位,张俊修再三对《中国新闻周刊》强调,他召开新闻发布会完全是协会自主的行为,在召开前并未特别与王老吉厂家“商量”。
“国务院给了我‘保护费’,五万块。”张俊修说,“就是‘凉茶保护传承费用’。”他说,这次紧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经费正是从国务院给的“保护费”里支取,正好花完,也算是物尽其用。“这会哪怕晚开半天,凉茶就彻底完了。”张俊修说。
这次的新闻发布会,张俊修着重强调了王老吉凉茶“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食文化遗产、粤港澳食文化遗产必须进行全力保护”。
与此同时,网站跟帖、各大论坛中也开始频繁有人提起“保护民族品牌”的倡议,大都拿王老吉在“5·12”地震中一亿元的慷慨捐献作为噱头。
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一亿元捐款,都成为了攻讦目标。对王老吉持反对意见的人们认为:这两者都不应成为王老吉非法添加中草药的借口。
而起诉王老吉的人群,他们的意见则集中于“呼吁包装标注不适人群”“给出适量饮用指示”。“现有包装上的那些字眼,显然是不能正确指导我们消费的。”叶征潮说。
“我不喝王老吉,糖分太高。”张俊修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我上火了一般吃点牛黄解毒片,不用凉茶。这个(凉茶)比较适合小孩、中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