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潜意识广告真能影响到我们的行为?
毫无疑问,它的影响力你想都想不到。据我们研究所知,潜意识广告是现在最强有力的广告形式,同时它每天都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以,亲爱的消费者,你要小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着了道。
在你的书中介绍了科学与营销相结合的方法,这样的方法能多大程度上帮助企业推动销售?
通过广泛的脑部扫描,我们发现当购买行为发生时,人们的感知活动非常活跃,比我们想象中活跃得多。最重要的感知来自于听觉,其次是嗅觉,再次才是视觉。但是,时至今日,仍然有83%的品牌、企业在卖弄视觉上的吸引力,太多的信息都是通过视觉来传达,这很奇怪,大部分时候你“表错情,会错意”。如果你综合利用这几种感知,情况会怎么样?你的广告信息的送达效果会提高250%。在不景气的时候,在广告价位如此低廉的情况下,这样的效果还不让你惊喜吗?
在深入研究消费者之后,你对销售方有什么建议,尤其是在现在的情势下?
现在应该是开动脑筋想办法、出创意的时候。比如说,与其他品牌组成品牌联盟,找几个“般配”的品牌出来,一起创造一个“打包”产品或服务。你要是个花店,那就和隔壁的首饰店联合。一对新婚夫妇来到你的花店买花,你可以推荐他们到你的“盟友”的首饰店去买戒指,反之亦然。这么做,你可以节省一半的行销预算,同时提高一倍的到达率,何乐而不为?任何品牌、任何产品都可以这么做,只要你和你的盟友“合得来”。
你提到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利用我们的不安全感、恐惧感开展营销,现在似乎就是个“天赐”的机会。
现在,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会开始把恐惧感当做一种营销工具:银行会对你说竞争对手的银行在危机中关张的风险,劝说你转投他们的银行;保险公司会跟你说,你丢工作、得绝症的概率是多么多么地高,你投资一项全面的保险业务的必要性是多么多么地大;制药企业会大谈金融危机带来的恐惧和压抑,只有他们的药品可以帮助你。在美国,接近17%的企业在利用恐惧感推销自己的产品,我估计这个比率在中国低于1%,不过很快就不是这个数字了(很不幸,说起来还有点不忍心)。
Martin Lindstrom是全球品牌营销专家,担任麦当劳、宝洁、美国运通、迪斯尼、雀巢、微软等公司品牌顾问。其著作《买》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