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深圳中银大厦A座证券时报的22楼,我又见到了宫玉国。我们一算时间,上次相见竟然是十年前,时间过得实在太快,不服不行。
2 宫玉国基本没有什么变,声音依旧那么宽厚,笑容依旧那么真诚,举止依旧那么温文,说话依旧那么文雅,就是说到自己的时候,也感觉是说他人一样,波澜不惊,荣辱不动,有名士之风,长者之范。
3 宫玉国和我分享什么是视金钱为粪土,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粪土当年万户侯,就是这主当年曾经阔过,当过万户侯来着,见过大场面。另一中解释是觉得此生没有没可能有足够的暴富可能,不如以粪土的心态对待。两种解释都让人彻悟,这才想起宫玉国是北京大学古典文学专业毕业,呵呵,此道高人。
4 十年前宫玉国在北京外贸部信息大楼外的金山城请我吃火锅,张军做陪,十年后,我们就近找地聊天,我们的第一个话题就是那位叫张军的同学,当年CB的市场部经理,也应该是中国网络广告第一代老兵,他据说落脚在大理,租一小舍,成天混迹于洋人街,宫玉国去看过张军,是在天龙寺见的这位主。比起张军,我们都是俗人。
5 宫玉国一如既往的厚道,他知道我在写《中国互联网史》第一卷产业卷,他主动提出帮我找当年Chinabyte成立之初世达公司代表《人民日报》而写的申诉报告,这份报告一直打到了国务院,递到三位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桌子上,如果幸存,当是历史很重要的一部分。
6 宫玉国帮我进一步印证了CB只是新闻集团进入中国的桥头堡这一判断,他关于多佛和史密斯以及默多克等诸多重要历史人物的描述相当的精彩,脉络也足够清晰,只是不知道我写入《中国互联网史》中会不会象宫玉国讲的那么精彩,那么动情。
7 宫玉国六七年一大变化,1995年,在媒体干了7年的宫玉国选择下海,进入人民日报下属的世达公司,给张德华做总经理助理,之后成为Chinabyte的中方负责人,也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一个做内容的人。6年后的2001年,李映红操刀完成Chinabyte和天极的并购,宫玉国离开。之后辗转《东方企业家》、中宏网和IT168 , 最终于2006年重回《人民日报》体系,做华闻在线,主要给政府做华闻政务通,给企业做商务通,其中政务通是和《人民日报》合作,商务通是和《证券时报》合作,这也是为什么足以解释我和宫玉国为什么在深圳见面的原因了。
8 康哲和我说,他上网的时候没什么可看,就看Chinabyte,康哲后来做了蓝点的董事长,他当时是《深圳特区报》的记者;唐忠和我说,他在做深圳万用网总编时有段时间做原创新闻,但没有坚持下去,是因为抄袭的太多,他特别体谅宫玉国坚持做原创的费心费力费时。加上我和banly、张春晖,即便在深圳,念想宫玉国对产业曾经做出贡献的人都足够多。
9 宫玉国的对手也是后来差点成为同事的某业内人士和我说,宫是个好人,但不是个好商人,这个结论看上去是这么回事情。但事实是,宫玉国真正以总经理的身份执掌Chinabyte仅仅两年时间,而其中还有新闻集团的且战且退,即便这样,宫玉国那两年的业绩也并不难看。这也足以理解,宫玉国为什么对负责操刀的李映红近似出离愤怒。合并之后,李映红给宫玉国电话,宫玉国不接,逢年过节给宫玉国短信,宫玉国不回,再后来,宫玉国逐渐想开了,但两个人又总对不上时间,终于无法能再见上一面。两个人,曾经坐隔壁办公室,在一个公司里,一个CEO, 一个CFO,现在却成路人。
10 宫玉国说他就一铺路石,听完此话,我一时语塞,我给他讲起他十年前给我讲起的一句话:最贵莫过人情,对于那时年轻气盛,曾经梦想一支笔露峥嵘的我来说,这句话对我来说如醍醐灌顶,受益良多,直到十年后的今天。我想,当年因为Chinabyte而真正打开一扇心窗的人绝不在少数,这些人的心中,是会永远记住宫玉国的,一如他的宽厚、他的长者之风,他的“在中国,用中文,服务中国人”的豪迈之情,此情永漾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