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丝绸之路,由其起点陕西长安起,跨越了陕、甘、宁、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多个西部省、市、自治区,将整个西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凭借丝绸之路的这一特点,努力挖掘各地的文化底蕴,结合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健康、全面的发展各省、市、自治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提高西部人民的生活质量,使古老的西北丝绸之路变为当代生活的发展之路,从而使整个西部得到全面综合的发展。 第一,在西北丝绸之路旅游文化开发中,应紧扣丝路文化的深邃与博大,加强对其文化底蕴的正确认识与合理开发,不仅将文化作为丝路旅游的营销媒介与包装手段,也应将文化渗透到丝路旅游活动项目、服务、设施、线路设计等方方面面,以文化为营销主体,引领丝路旅游的新需求。同时,也将陕西旅游业的发展推入新的轨道。 第二,对丝路旅游文化价值的开发,应通过文化旅游的方式,原汁原味的展示丝绸之路的文化积淀,充分发挥丝路文化的优势和魅力,避免只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旅游文化的开发倾向。同时,也应科学、准确的论证开发方式,适应并引导新的市场需求,避免重视其文化性而忽视其经济性的营销偏差。这样,将丝路旅游的文化性和经济性合理协调,全面开发其文化内涵。
![全域旅游发展建议 发展丝路文化旅游的建议](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440769651783.jpeg)
第三,陕西应借助文化旅游这一方式,以丝路文化为核心,结合旅游资源,特别是丝路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开发,探寻丝路文化与陕西国民经济增长,陕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文物古迹、自然资源的保护等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和很高的经济价值的现实问题。同时,通过文化旅游,将丝路积淀几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全方位地展示给旅游者,使国内、外旅游者通过丝路旅游形成文化认同,使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第四,政府应继续搞好宏观规划控制和投资政策的引导,加大并监督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可为发展旅游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吸引客源流、现金流、技术流的涌入,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宣传造势丝路旅游。对近期若干大型文化产业建设加大监督,对丝路文化遗迹开发与保护并举,开发过程中要重视资源节约和合理运用,确保产品质量和资源利用的长期性,杜绝资源浪费和污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五,打造丝绸之路品牌文化。文化是人类旅行活动中主动探询和感知的永恒主题,世界各地不同族群由于地理区域差异化和不同的传统背景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人类的文明与创造往往突破国界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相互补充、共同发展,这是丝绸之路闻名于世的本质原因。而西安是中国古代东方文化的集大成者。这种独特的文化成就是不可效仿、不可比拟的独特历史资源,其悠久的历史沉淀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打造丝路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西安重整历史雄风的几处大型遗址公园,成为特色品牌文化产业,为打造丝路特色文化旅游精品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要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提高服务质量和产品特色,塑造西安特色文化形象。 第六,大力开发有西部特色的文化旅游,通过影视作品、媒体宣传、文艺演出等方式,充分挖掘和展示西部地区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多民族特色文化,开发系列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