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埃德·贝兰克梵:如何延续高盛的辉煌
Lioyd Blankfein:How to prolong Goldman Sachs’ prosperity
文/李 振
作为高盛(Goldman Sachs)的首席执行官,劳埃德·贝兰克梵(Lloyd Blankfein)始终站在全球金融业的风口浪尖上。
在他的引领下,2007年成为高盛业绩最好的一年,而他的个人薪酬在华尔街高管中也创造了一项纪录——达到6790万美元。
但是,贝兰克梵却总是显得十分焦虑。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你不精通业务,那么出问题的可能性大概是9%;相反,如果你尽职尽责,出问题的可能性仅为3%。”
有时候他也经常说:“当海啸来袭,无论你是孱弱的儿童,还是奥运会游泳冠军,都将在劫难逃不管你有多么优秀,有些事情总会变坏!”
进入高盛
1954年,贝兰克梵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父亲是一名普通的邮件分拣员。他是家里唯一上过大学的孩子。16岁那年,凭借奖学金,贝兰克梵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后来又进入哈佛法学院学习,1978年获得哈佛法学院的法学博士学位。现在,贝兰克梵已经厌烦了媒体总是把他称为“学习成绩优秀的穷孩子”,希望记者们在讲述他的背景时直接从“哈佛毕业的律师”开始。
从哈佛法学院毕业之后,贝兰克梵先是做了几年律师,后来曾试图加入高盛,但却被拒之门外。1982年,贝兰克梵进入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商品贸易公司J.Aron,成为一名普通的业务员。“那时,我们不能穿吊带裤,在J.Aron也没有‘客户’和‘顾客’的概念,我们只知道‘对应人’(counterpart),这是因为那时候我们还不会拼写‘对手’(adversary)这个词”,贝兰克梵回忆说。然而,世事难料,J.Aron后来由于经营不善而被高盛并购。
被纳入高盛体系下,J.Aron公司的业务有待调整和恢复,贝兰克梵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到20世纪90年代初,J.Aron所创利润已经占到高盛总利润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J.Aron在高盛内部成了一个有着巨大吸引力的地方。伴随着J.Aron崛起的还有贝兰克梵,他在这期间的表现越来越受到高盛高层的重视。贝兰克梵当初的目标达到了,在高盛他不仅站稳了脚跟,还为自己日后的跃升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贝兰克梵虽然没有做过证券交易员,后来却展示出了管理交易员的惊人天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反应迅速,智商超群。黑石基金(Blackstone)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施瓦茨曼(Steve Schwarzman)把他与网球名将约翰·麦肯罗(John McEnroe)相媲美,认为他“在观察与反应之间连接着一条非常敏感的神经中枢”。同时,贝兰克梵也不会单纯为了追求反应迅速而放弃他的周密思考。“在保持耐心与自我反省方面,他具备超凡的能力,任何问题在他手里就像钻石一样,他会拿在手里翻来转去,从每一个角度观察它!” 高盛欧洲公司的联合负责人理查德·格纳德(Richard Gnodde)说。
鉴于J.Aron在高盛集团内部的位置越来越重要,1997年,高盛将J.Aron与其固定收益业务合并,建立了固定收益商品部(FICC),贝兰克梵被任命为这部分业务的主管。在贝兰克梵的领导下,这个部门大大增强了FICC的交易能力,且使其保持着快速恒定的增长态势,贝兰克梵所掌管的高盛的支柱部门——固定收益商品部创造了高达1270万美元收益,一时间,贝兰克梵令人刮目相看。
2006年6月,时任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保尔森被美国总统布什任命为财政部长,贝兰克梵成为接替保尔森的不二人选。6月2日,高盛董事会宣布,任命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贝兰克梵为新任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凭借优秀的交易技能,贝兰克梵走到了高盛集团的最高位置。凭借2007年的出色发挥(2007年高盛集团股价上涨约5%,虽看来一般,但和华尔街的同行相比已非常优秀——摩根士丹利、美林、贝尔斯登、花旗集团的股价下跌幅度皆超过20%),贝兰克梵从高盛拿到6790万美元的收入,包括268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4110万美元的股票分红。
与此同时,2007年《财富》全球25位最具影响力商界领袖,贝兰克梵排在苹果集团的乔布斯和新闻集团的默多克之后,高居榜单第三。
智商超群的引领者
现年54岁的贝兰克梵十分清楚,高盛并不像它表面看上去那样无懈可击。“我时常在想,当我们把事情搞砸之后,新闻报纸的头版头条会对我们进行多么糟糕的报道。”在一次会议上,他对高盛的管理人员说,“人们巴不得我们犯错呢!”
当然,高盛现在正以一种史无前例的方式持续着自己的辉煌。在这次金融风暴中,当其他公司在屡报巨额亏损,并频繁更换CEO的同时,高盛的收入却增长了22%,达到460亿美元。高盛的股东权益从1999年末的101亿美元达到现在的428亿美元。2007年,高盛的奖金总额为202亿美元,与收购贝尔斯登(Bear Stearns)的价格相当。
高盛的成功激起了其他同行对它掺杂着羡慕、嫉妒、怨恨和恐惧的疑虑。“每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心里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那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一位银行家如此说道,这也是华尔街的一种通病。
另外,一些曾经在高盛担任要职的人,要么曾经权倾一时,要么现在身居高位,滋生了所谓的“阴谋理论”。这些人包括前财政部长保尔森(Hank Paulson)、新泽西州长柯赛恩(Jon Corizne)以及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Robert Zoelick)等。高盛这种非同寻常的人脉关系深受业界有关人士的质疑,“为什么它的决策总是如此正确?”一位基金经理怀疑,高盛的这种人脉关系使它得到了其他竞争对手所得不到的消息。
成功让高盛频繁地暴露于媒体的聚光灯下。“财经媒体对待我们就像人们对待电影明星一样,当然,我们没有电影明星那般艳丽四射和风趣幽默!”贝兰克梵说。事实上,当高盛看空房地产市场,并决定抛售抵押贷款证券时,曾经遭到激烈的抗议。那时的贝兰克梵可谓百感交集,既担心高盛的形象受损,也为高盛能够做出这个决定而感到自豪。
在外人看来,贝兰克梵智商超群,要求严格,而且敢于竞争。同时,他又是一位思维缜密、善于自省并且不乏幽默的领导者。对贝兰克梵来说,真正的挑战是在激烈的竞争和艰难的抉择中如何使高盛继续保持历史,这些抉择主要包括积极进取还是行动保守,勇于创新还是维持机械式的团队工作,信心百倍还是焦虑重重,公司利益第一还是客户利益至上等等。
贝兰克梵不想成为高盛的高管中从钢丝上摔下来的那个人。在曼哈顿总部,每当他从高盛历任首席执行官的照片面前走过,从怀特里德(Whitehead)到格斯·莱维(Gus Levy),再到罗伯特·鲁宾(Robert Rubin),他总是想,“我要将高盛发扬光大,而不能让它砸在我的手里”。
然而,仅仅还在数年之前,高盛并不被人看好。甚至,竞争对手们一致认为,高盛摇摇欲坠,迟早有一天会成为他人的收购目标。“人们总是不断地猜测,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司,我们究竟还能存在多久。”贝兰克梵说。而今天,高盛已经变得不可小窥。贝兰克梵非常喜欢把高盛比作曾经在20世纪初期主导美国金融业的巨头J.P。摩根的现代化身。“高盛已经经历了漂亮的转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芝加哥Citadel投资集团首席执行官肯·格里芬(Ken Griffin)说。
重视客户关系
在以争夺地盘为要务的华尔街,高盛的经营方式显得有些与众不同。高盛宽泛的经营范围使其在全球内吸取了海量的信息和思想。分析家Jeff Harte说:“在全世界,高盛与客户之间的良好关系使它能够获取更多的机会。”的确,客户给予高盛的信息优势比任何业绩不菲的对冲基金都多。“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没有他们,我们就无法生存!”贝兰克梵说。
同时,高盛在寻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会与客户利益产生冲突。近年来,高盛时常听到对它不顾客户利益而只顾自己利益的指责。
例如,一家以高盛为顾问的私募基金发现自己在和高盛竞争收购同一家公司。“高盛正在不断做大自己的蛋糕!”一名私募基金高官说,他虽然如此抱怨,但却像其他人一样,不愿失去高盛所能为他提供的服务。有时候,一些客户发现自己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他们担心自己给高盛造成的信息优势;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依赖高盛,因为在华尔街,高盛可以完成一些其他同行所不能完成的交易。就像一句流行语所说——“不是因为你想与高盛合作,而是你必须这么做”!
近期的一个事例可以看出,高盛所面临的与顾客之间的冲突。2008年2月,次贷危机波及一种叫做拍卖标价证券(auction rate security)的投资工具上面,这是一种利率需要通过拍卖而重设的长期债券,对它的需求越高,利率就越低。
起初,高盛和其他许多投资银行都购买了很多这种债券,可是在2月份却突然停止了这种做法,致使该类债券的发行人开始支付越来越高的利息。以匹茨堡大学医疗中心为例,它发行的价值4500万美元的拍卖标价证券的利率一度狂飚至17%。匹茨堡大学医疗中心认为,高盛和其他投资银行的这种做法没有充分考虑其客户的利益。但是,高盛也表示,这么做实属迫不得已,“我们也不想让大家失望,但是市场情况十分紧急,我们面对着史无前例的抛售压力”,高盛的发言人说。
由此可见,即便是强大的高盛也不能免于金融风暴的影响。
尽管客户是高盛的衣食父母,可是自从接任高盛首席执行官以来,贝兰克梵却并没有因重视客户关系而受到人们的称道。不过,2007年至今,贝兰克梵已经举办了30次全球范围的高盛高管论坛,而他所关注的最重要的话题就是客户关系。2007年秋天,在伦敦的一次论坛上,贝兰克梵说:“我们自以为十分对得起客户,可是人们却常说,‘这个行业已经变得贪婪而自私,从不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眼里。高盛?我们不认为它与其他投行有什么不同,相反,高盛与其他投行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会议室内一片寂静。
在结束了伦敦的秋季论坛之后,贝兰克梵去了印度。在那里,高盛开了一家分支机构,开始开展自己的业务。贝兰克梵参加了隆重的揭牌仪式。当他走进新的办公室时,墙上的电视正在播放着保尔森讲话的新闻,“我们的前辈正在看着我们呢!”贝兰克梵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