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一年两次的伦敦时装周几乎是那些走出圣马丁学院(Central St. Martin)不久的年轻人施展才华的实验舞台,但真正让媒体围追堵截的还是一些经典英伦老牌。“作为一个以伦敦为基地的时尚品牌,当然要支持本土的时尚活动,这样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眼球和来自全球的关注目光。”9月15日晚,2009春夏女装发布会之后,保罗·史密斯(Paul Smith)这样对《第一财经日报》说。这位26年前白手起家,号称既不会绘画,又不懂做生意的62岁诺丁汉男人,如今已经在世界各地拥有400多家专卖店。
与保罗·史密斯的老到、经典、温馨的基调相对应,英伦时尚界最令人惊诧和瞩目的是年轻“酷”哥盖瑞斯·普(Gareth Pugh),他的大胆、怪诞和叛逆,自然而然让时尚评论界回顾起当年的薇薇恩·韦斯特伍德(Vivian Westwood)和阿里克山大·麦昆(Alexandra McQueen)。比较保罗畅销全球的业绩,普的设计在过去18个月里,实现了零销售。尽管人们至今还对普的所作所为摸不着头脑,但他是圈中最热设计师的事实却不言而喻。
遭遇滑铁卢,保罗退出中国内地市场
保罗·史密斯的2009春夏女装,从头巾、围脖、腰带到长裙,都以飘逸动感的丝质面料为主,花形错落的印染效果系列和红、黄、蓝分别与白色交织的格状效果系列,难以不让人想象阿拉伯沙漠风情。蕾丝滚边的白色长裙,依然不改英伦本色。“这季的灵感,来自泰特美术馆的一次东方艺术品展览。我相信,这样风情万种的异域风格,更能贴近现在年轻人的口味。在本季男装中,也运用到了这些来自神秘阿拉伯的文化元素。”
作为英国时尚界为数不多享有泰斗级声誉的设计师,保罗·史密斯一直是纯净、冷峻、高雅、保守的英伦品味的捍卫者。“英伦风格是一种基调,每季的设计一定会加入当季的设计语言和元素。现在的本地年轻设计师,很难保持本土基调,大多是因为要打开市场的缘故。”在被问及如何保持英伦风尚时,保罗露出些许为难的表情。他觉得现在年轻的设计师,太注重“走秀”和形象发布,没有真正专心于品牌本身的设计内涵和特质。在他看来,一个品牌的成功,应该是先要有独特和个性化的设计,然后要有财力去制造品质上乘的“物”,再去寻求媒体发布,最后才能成为一个恒久常新的品牌。诸种要素缺一不可,而且还要按照正确的操作程序。
在后台,沉浸在“秀”后兴奋之中的保罗爵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紧逼盯人询问有关中国内地市场的不佳战绩,显露出些许不耐烦。“因为购物中心销售低迷,我们已经全部撤出中国内地市场。”自2004年在上海恒隆广场开出第一家门店,算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之后,保罗·史密斯在中国的步履缓慢,只在2006年举行过一次新装发布会,至2007年秋全部撤柜之前,该品牌在中国内地的销售点,也只有北京和上海两地。对于在中国内地市场遭遇的滑铁卢,保罗只以租金昂贵、业绩不佳来笼统解释。当然,他也不希望就此放弃这块巨大的“肥肉”,“我希望我们能够在合适的时候再回到中国内地市场。”保罗最后笑着表示。
艺术家还是设计师?
到目前为止,时尚界似乎仍然无法为盖瑞斯·普的身份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人们还是对他充满科幻和超宇宙概念的设计不置可否,虽然他也为凯里·米诺(Kylie Minogue)或者玛丽莲·曼逊(Marilyn Manson)这样的明星红人提供穿戴:他究竟是想借T台表达他的审美,还是想以他特殊的审美来阐释他的宇宙和人生观,展示他与这个物质地球和未来世界的连接方式?
这位中央圣马丁学院2003年毕业生,曾经拿着政府住房救济金居住在伦敦东区汇集了众多年轻艺术创意人的贫民窟里。普自称:“老虎、狮子和熊是我创作灵感的来源。”今年2月在伦敦时装周的2008~2009秋冬装秀上,他与传统英伦风格的大相径庭再次证明了他的颠覆和反叛。以带有哥特灵鬼气质的机器人造型和大胆运用极其夸张怪异的材料震惊四座。拉链、别针、金属装饰物,这种超现实巴洛克的繁复装饰性,在前辈维维安的创意风格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延续得更加前卫和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