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议/文
明朝,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都通过贸易顺差流入中国,最终酿成全球十七世纪危机!那次危机过后,在康乾盛世,中国又进一步通过贸易顺差囤积白银!这些白银后来去了哪里?变成了战争赔款!当年的英国,同样是贸易顺差,却利用其带来的货币,快速壮大经济及军事实力;而日本则利用从中国一次性获得的战争赔款,迅速发展,从而有能力发动日俄及侵华战争!今天,中国又拥有巨额外汇储备,但这次不是白银,而是随时可能贬值的纸币。
在去年“自古至今的流动性”系列文章当中,我曾写道:据史料记载,至“17世纪危机”之前,明朝得自不平衡贸易的白银流入量,总计在2万吨左右,大致占同期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是以贸易顺差的形式流入的。
不仅如此,在“17世纪危机”结束后,中国的出口贸易迅速恢复,至18世纪康乾盛世时,再度成为世界最主要的贸易顺差国,在那时亦有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历史为国人留下一个悬念:中国得自贸易顺差的白银流入,此后究竟到哪儿去了?
白银流向的两种说法
有一种说法是,在明末镇压农民起义以及随后清廷对南明朝的战争当中,国库的白银消耗殆尽。
与此有关的论据是,乾隆年间,高宗皇帝四方用兵,先后发动两次金川(今四川西北部)之役、两次征缅甸、平定准噶尔回族叛乱、征台湾、征安南(今越南)、征廓尔喀(今尼泊尔)等战役,共虚耗白银一亿两千万两。
不过,以上征战,耗费的虽说是国库的银子,但不必进口军需物资,当然也不会使白银外流,说到底银子还在中国,只是从政府流向民间罢了。
另一种说法是,据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记载,凭借流动性的快速积累,至160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GDP)达到960亿国际元,占当年世界经济总量合计的29.14%。
在度过“17世纪危机”之后,18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升至2286亿国际元,占当年世界经济总量的32.82%,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合计的最高比重。
这意味着,中国15世纪至19世纪初得自不平衡贸易的白银,最初主要被用于国内经济发展。
不过,在这一过程中,银子依然留在中国,而没有发生对外流失,或流动性外流。
毋庸置疑,如果作为经济增长两大资源之一的“流动性”(另一大资源为劳动力),能够始终用于满足国内需要,无论是发展本国经济还是军事开支,那么,中国自古以来在世界经济当中的地位,便不会在19世纪初以后的一百年当中不断向下沉沦。
那么,中国的银子究竟哪儿去了?
银子哪儿去了?
借助柏杨《中国历史年表》,不难发现确切答案。
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穿鼻草约》,拟赔偿英国白银600万两。
次年正式签署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以白银600万两赔偿英国鸦片款,300万两赔偿英商款,1200万两赔偿英军费,合计白银2100万两。
1858年,清咸丰八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大沽口炮台,中国赔偿英商白银200万两,赔偿英军费200万两,同时赔偿法商白银100万两,赔偿法军费100万两。
1860年,清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据《北京条约》,中国赔偿英、法白银各400万两。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次年,清廷与十一国公使签订《辛丑条约》,分39年偿各国军费白银4.5亿两,年息四厘,本息合计9.8亿两。
不过,虽然英国从中国获得的战争赔款数额最大,但论及战争赔款对中国损害最大的国家,则是日本。
日本自1874年因侵占台湾,初获中国赔偿军费50万两而尝到甜头之后,倾国之力壮大海军。
1895年爆发中日甲午海战,依据战后次年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国赔偿日军费白银2亿两,后追加至2.3亿两,并且几乎是一次性支付。这使得中国经济陷入回天无力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