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天才少年”似乎无处不在了。
集作家和演员于一身的陆赛静(Sandra Tsing Loh)在她的新“回忆录”《Mother on Fire》中重点谈到了这个话题。这本书重现了她作为小孩子母亲的生活,回忆了她和丈夫在洛杉矶为了让4岁的女儿进入私立幼儿园而经历的千辛万苦。
陆赛静写道,我们生活的年代似乎蔓延着一种现代流行病,这是一个令人恐惧的天才少年流行病。无论我到哪里,都会听到一些父母抱怨他们4岁的孩子绝对属于天才,以至于在他的蒙氏学前班中,整个社区都为他搭起一座200英尺的巨大柴火堆,相信他的情绪会决定天气状况。她还称,按照一个儿童音乐天才的父母的说法,这个孩子天分太高了,小提琴在他的手中简直化为了火焰。
陆赛静的女儿被一所精英学校拒绝了,她的家庭也负担不起另一所学校每年22,500美元的收费,而那所学校还只是因为陆赛静的名气才接受她的女儿入学。在这个过程中,陆赛静有了一个顿悟:所有的孩子,而不仅仅是天才少年,都应该拥有平等的权利,获得好的学校所提供的关爱和教育。出于一种反叛心理,陆赛静让女儿进入了一所公立小学。这所小学中有93%的孩子领取食品救济券,平均考试成绩很糟,但教师对所有的孩子都同样关爱。
陆赛静激动地说,为什么每个孩子都必须出类拔萃呢?事实上,在Parenting.com最近发起的调查中,逾1,000位母亲中将近70%声称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与调查同时发布的文章强调,实际上只有2%-5%的孩子能称得上是天才)。
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也需要增强一些自我意识。我的第一个孩子在学校轻松入选官方定义的“天才”范畴,因此我没有注意到谈论孩子天赋之行为的普遍程度。不过,在第二个孩子身上,我切身体会到了精英论的影响。我的第二个孩子也一样可爱且很有发展前途,但他的学习方法有所不同,有时成绩会跟不上。等他上6年级时,人们对“天赋”的普遍关注开始让我恼火。
当人们夸耀自家孩子的天赋时,你会不会很烦?这种行为是人们在成绩至上论的文化氛围下进行的信息分享,还是无礼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