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篇名是一句英国谚语,大家可不要想歪了。要了解英国人为什么会说“爱是让我死在你里面”?也许该先看看下面这则爱情寓言。
某个深夜,一位男士来到他所爱的女子门前,敲门。“是谁?”女子在屋内问。“是我。”男士答道。他知道女子认得出他的声音。
“这里很小,没有容纳你和我两个人的余地。”女子在门内回答。门并没有打开。男士失望地离去。
在孤寂中,男士对女子的思念与爱意日渐加深,他决定对她做最真诚的表白。于是,在某天晚上,男士又来到他所爱的女子门前,敲门。“是谁?”女子在屋内问。“是你。”男士轻声答道。这次,女子的门终于为他打开了。
由“是我”变成“是你”,就是“让我死在你里面”。在这个尘世,最能温暖人心的也许就是爱,但爱并不容易。一个人要先自爱,才能爱人;但如果太过自恋,也无法真正去爱别人。太过自我中心,只会说“是我”的人,会把爱人当作自己意志的延伸,视为自己的附属品,他期待爱人的是顺服。这不是爱,这是“并吞”。
真爱是付出,付出自我,让自我“象征性的死亡”。一个人必须先走出自我,忘掉自我,放弃自我,全心全意地以对方为念,那才能真正踏进爱的门槛。就像伊斯兰诗人鲁米一首讴歌爱情的诗篇:“温柔的心是如此畏惧爱情/犹如面临死刑/因为真爱一旦觉醒/自我———这黑暗与虚荣的暴君/便将死亡/让他死吧/好重新自由呼吸于黎明”。
将“是我”让渡给“是你”,并非完全臣属于你,而是在爱的熔炉里“重新调和”,让自我获得重生。就像元朝初年管道升写给丈夫的《我侬词》:“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爱的追寻与生命的追寻非常类似,那就是一个人必须先“放弃自我”,然后才能“找到自我”,一个更大、更丰富、更珍贵、更美好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