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赵代波
历史无言,精神永恒。
每一个人类时期的历史,都必定承载着家的悲欢。因此,考察一段历史,家的坐标图往往比化石更能准确和深入。
当我们要为60年来中国的成长选定一个参照物,以真实地诠释这60年来深入中国大地各个角落的变化时,我们把眼光放到了房子上。因为房子是家最基本的物质表现,是家最核心的物质元素。60年来,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房子,记录了太多的真实故事。
数字
数字化是现代科学最突出的成就之一。而从数字来看,建国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住房建设无疑拥有极为突出的成就:增长达6倍多!
解放初期,中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为4.5平方米(农村系土改后分房,数据不详);1978年仅为6.7平方米;到2007年底,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27.06平方米;2008年底,这一数字已经达到近30平方米。
现在80%以上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房产,“十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平均每年增加1.02平方米,远快于全面房改前。
令人热血沸腾的数字可以列出一长串:2009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4505亿元,新建商品住房销售3.15亿平方米。
房地产业的兴旺,拉动了数十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中国人的居住条件,也的的确确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数字基本是真实的,徜徉在人流如织的城市和风景如画的农村,我们可以真切地体会到这一点。
形态
房子是一种艺术,尽管过去这60年来,我们似乎还离艺术有些距离。
除了自家老宅以外,解放初从地主资本家手里得到的分配房,自然是千姿百态。此后,中国普遍进入了一个筒子楼时代,筒子楼浸泡着几乎两代人的记忆。公共楼道里邻居的问候和争吵,公共厨房和卫生间的亲热与尴尬,让此后进入楼房套间里的人们既感叹,又怀念。
而这一时期,房子作为艺术的形态其实依然存在。内蒙古的蒙古包、陕北的窑洞、云南的笔楼、重庆的吊脚楼、北京的四合院……尽管大多破败,但依然隐在城市与乡村间,成为古典的亮色。
近30年来,房地产的产业化,把中国人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房子时代。从套房到复式结构,再到花园洋房甚至别墅,现在,节能环保甚至全太阳能的未来城已经不再是童话里的故事。
生活越来越多样,而房子的形态也越来越丰富。
情感
房子越来越宽,家却越来越远。
房子是固化的家,吉普赛人经历了上千年流浪,要寻找内心的家园,今天,依然渐渐定居下来,开始建设固定的家。
60年来,我们试图像折腾历史一样折腾自己的房子,从等待分配,到举家购房,再到负债按揭,人们试图用更宽更大的房子,来圆自己一个幸福的家园梦。父辈的,自己的,朋友的,房子在情感的坐标上,越来越占据着最核心的原点。
但数字的增长,形态的丰富,似乎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家和幸福的渴望。于是,房价越来越高,房子越来越多,住得越来越好,抱怨越来越多,骂声越来越大,这是房子与家的距离。
于是,我们开始彷徨,开始反思,当房子商业化了之后,当房子承载了太多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任以后,是否渐渐脱离了温暖与和谐的家的本质?
抱怨
国家在循序渐进中持续成长。
因为经验的不足,因为对西方文化的崇拜,使现代中国的房子统一变成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忽视了整体的风格和设计,缺少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从单体楼到小区的变化,既是市场需求的一种主动修正,也是对规划与设计方面失误的不自觉补充。
然而,由于把房地产业的发展列为了中国经济的支撑力量,地方政府把土地出让视为地方经济增长的顶梁柱,从而使关系国计民生的房地产过于商品化,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公平性。中国人不患寡患不均,信息的不对称,政策的偏斜,使其中猫腻百出,民众积怨日渐强烈。
凡墙皆是门。越来越多的积怨使炽热的房地产迅速降温,政策的转向趋势也在几次宏观调控中渐渐明朗。
紧缩银根、大力建设廉租房、拟开征物业税……房子依然在一茬一茬地迅速生长着,但一扇扇宣泄情绪的理性大门已经打开。
显而易见,这变化不是轮回,不是涅槃,而是一种经历了爱与痛的螺旋式上升。
经历了60年,房子,正在与我们心中永远的家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