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鹤乳业始建于 飞鹤乳业委屈上市路



  不计较融资多少,不在意条件苛刻,飞鹤乳业修炼8年,终从柜台交易走到纽交所上市。与蒙牛走“星光大道”不同,飞鹤乳业无论是其草根出身,还是其曲折路径,它把“煎饼摊儿”弄上市的韧劲均值得中小企业好好思量。

  文/本刊记者 李 彤

  “有不少欧洲、加拿大的公司找我们合资,不过我们暂时不会答应,我们现在不缺钱!”在经济危机下,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讲述了现实版的“不差钱”。

  他的豪言壮语是有底气的。2009年8月18日,冷友斌敲响了纽交所的开盘钟声,宣告了飞鹤乳业的转板成功。与伊利在A股,蒙牛在香港上市不同,飞鹤乳业是第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中国乳品企业。按9月13日飞鹤乳业的收盘价32.73美元计算,持有890万股的冷友斌身价已近3亿美元。回望8年前凑齐200多万元创业,冷友斌不免飘然,将前不久委曲求全从红杉融资的一幕忘到了九宵云外。

  但飞鹤并没有冷友斌说的那么厚实。他创业以来一直是差钱的,从财报上看未来也并不乐观,他随口说到的“现在”这两个字恰到好处。

  其实,差钱一直就是中国民营企业共同的痛,8年来跌跌撞撞前行的飞鹤也不例外。差钱就想方设法找钱,差钱也能将企业迅速做大,这是飞鹤的亮点而不是污点。冷友斌高调宣称“不差钱”也许只是出于“黑土地人”的傲骨。

  把“煎饼摊儿”弄上市

  国内“好事”媒体将飞鹤捧为中国乳制品企业美国上市第一单。不过,鲜为人知的是飞鹤最初是以借壳方式取得柜台交易资格的。而懂行的人都知道,美国的柜台交易市场根本没有门槛,如果一个摊煎饼的不怕麻烦也可以将自己的“业务”拿去上市。而且,与柜台交易市场的众多空壳公司相比,煎饼摊儿倒算是优质且现金流充裕的“实业”。

  即使是这样一条曲折的道路,冷友斌也是接触过肤色不同的骗子,三番五次地“交学费”,才最终借壳成功。不过,与蒙牛走“星光大道”,而数千万家中小企业只能临渊羡鱼不同,飞鹤乳业把“煎饼摊儿”弄上市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无论是其草根出身,还是其成长路径,均在常理之中。

  与牛根生相比,冷友斌在文化知识方面远远胜出,但却不像前者那样曾升至伊利副总,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整合资源为我所用。飞鹤创业的起点较蒙牛低很多,成长之路也更加艰辛。

  1989年,毕业于东北农大食品工程系的冷友斌回到家乡——黑龙江省克东县,在农垦局下一间乳品厂从事技术工作。在这间祖辈、父辈工作过的小厂,冷友斌一干就是11年,从一个实习生成长为总工程师、总经理。其间,工厂经过一次合并,日加工能力提高到了20吨。1997年,这家乳品厂更名为黑龙江飞鹤乳业集团。2000年,改制为民营企业,注册资金约合84.5万美元。

  2001年,黑龙江农垦系统乳品企业大整合,冷友斌一家三代人为之工作的那间工厂的生产性资产被划走,将被作为空壳废弃。对故土、对奉献了自己青春的工厂的眷恋使冷友斌迈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步:联合一批老员工将空壳工厂和负债都接过来,自己干!很快,破败的空壳工厂被整改得像花园,还添置了设备,使鲜奶日加工能力达到100吨,总共花费了200多万元。

  这时,创业团队已经倾其所有,银行又不放贷,下一步资金从何而来,企业又该怎么走?

  公众津津乐道的传奇般故事将开始上演:有些民营企业会选择“硬挺”,挺过这个最艰难的阶段后,公司规模壮大,业绩呈现稳步增长,然后被国内外风投相中。经过折磨人的“尽职调查”和谈判,拿到资金,再在风投的“督战”下拼命干几年,冲过上市审批的“独木桥”,而后财富暴涨数十倍,亿万富豪指日可待,首富之位并不遥远,这就是蒙牛、尚德、盛大、百度等企业走过的“星光大道”。

  但是对于中国数千万家中小企业来说,此等明星只能可遇而不可求,绝大多数只能临渊羡鱼,而真正能走通这条路的则寥若晨星。冷友斌另有选择!

  在“高人”指点下,2002年1月冷友斌在美国达拉斯注册了一家公司——美国乳业控股(American Dairy Holdings,以下简称“美国乳业”)。然后,“美国乳业”订立有关收购位于中国境内的“飞鹤乳业”的协议,将后者变身为“外商独资企业”。同时,由一家在OTCBB(柜台交易市场)的空壳公司向自己收购“美国乳业”的股份。结果“美国乳业”成为空壳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冷友斌获得壳公司控股权。这番腾挪听起来复杂,实则是以“红筹方式”海外上市的“标准动作”,不论是首次公开发行(IPO)还是借壳都需经过这样的“重组”。在这个过程中,冷友斌与各类真真假假的投资机构周旋,最终选择了一家于1985年注册的美国壳公司。2003年5月,壳公司通过缩股和注销部分股票将旧股东持股数降至13.553万股,然后以发行964万股为代价收购飞鹤在美国的母公司,旧董事全体辞职,冷友斌率三人团队走马上任,并将公司易名为“美国乳业有限公司”。

  一番折腾除了取得一个柜台交易的壳只融到150万美金。这笔融资以1.9美元单价发行79.2万股取得,相关手续费为37.44万美元,费率近25%!除此之外,还向中介顾问方支付了价值42万美元的股票和现金,将旧股东186.6万元旧账转为股权……最终,冷友斌团队取得壳公司82%股权和100多万美元现金。相比之下,蒙牛上市前两轮融资总额约4.77亿港元。

  不过飞鹤在美国借壳,而且借的还是柜台交易板的壳,对民营企业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毕竟,像蒙牛那样的“星光大道”不是每一个企业都可以走通的。在美国柜台交易板借壳不需要门槛,需要的仅仅是胆识和勇气。融到的资金虽少,但对公司早期的生存和发展却至关重要。美国不少一流公司,如微软、思科也是从柜台交易市场融资起步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被束缚的产品潜力

  在乳业危机后,飞鹤依然能高调转板成功,冷友斌团队对质量的严格控制功不可没。但受限于底子薄,创业团队缺乏金融背景,前几次融资金额又少,结果导致资产质量远不及产品质量。

  飞鹤的主要产品是奶粉、豆奶粉等乳制品。现有六处生产设施(奶粉日产能1220吨)和200座自有奶站。产品通过5万多家经销商销往全国各地。2008年,奶粉(一半以上为工业奶粉)、豆奶销售额占总营业额的94.2%。

  克东厂8年前投产,4年前改造,日产550吨奶粉。年包装、分销能力为2.2万吨(面向东三省等北部省区)。甘南厂:3年前建成,一年前开始生产奶粉,日产300吨奶粉。

  廊坊厂:大约两年前投入使用,年包装、分销能力为5万吨(面向除东三省等北部以外的地区)。山西厂:5年前建成,豆粉产能5000吨/年。

  在2008年三聚氰氨事件中,东北乳制品厂得以幸免,主要原因是有可靠的奶源基地。飞鹤也不例外,与之有业务关系的小牧场共有20万头牛。飞鹤每日通过200座自营奶站收集原奶。牛奶从被挤出来到制成奶粉只要6~24小时,相关标准要求不超过48小时,而某些大乳品厂收到的原奶已被挤出三四天了。飞鹤还有万头规模的自营牧场,2007年起开始在甘南县和克东县兴建万牛牧场,预计2009年末完工。自营牧场引进澳大利亚良种牛,每头牛年产奶8~10吨,每个牧场年产鲜奶约7万吨。

  2002年以来,飞鹤业绩算得上突飞猛进,虽然远不足以挑战伊利、蒙牛,但曾经一度把“老农垦”出身的三元股份抛在身后。

  飞鹤的销售网以450家一级经销商为骨干,2847名员工中的一半都是与这些经销商打交道。与生产和营销两大千人团队相比,仅有的6名品控人员看来都有“万夫不当之勇”!

  2008年三聚氰氨事件中,与多数东北乳制品厂及北京三元一样,飞鹤也“幸免于毒”。但飞鹤并非像其自我宣称的那样受益。与上一年相比,销量下降了4.6%,唯一值得庆幸的婴儿奶粉的单价随“大盘”涨了7.4%。尽管如此,2008财年飞鹤经营利润降低了2/3。而且,年底成品库存暴增269%,货值高达2147万美元,这使飞鹤流动资产状态变得更加惨不忍睹:存货和涉及非持续经营的流动资产合计占了近1/3,应收预付几乎占到1/4。就这样东拼西凑的1.52亿美元流动资产在2.21美元流动负债面前仍然相形见绌,仅一年内需回购的可转债就高达9154万美元。正常情况下流动资产应为流动负债的一倍以上,而飞鹤“软软的”流动资产还不及“硬硬的”流动负债的七成。另一方面,2008年飞鹤的持续经营活动仅产生1000万美元的净现金流。

  从上表中看到,飞鹤奶粉的单价逐年稳步上升。其中“工业奶粉”指的是将产品奶粉用大包装卖给其它品牌的乳品厂当原料。自己收购鲜奶,加工成奶粉卖给别人,这说明制约飞鹤利润的瓶颈是包装线产能、市场能力、品牌认知度等因素。奶源及基础加工能力是富裕的,直到作为原料销售的工业奶粉数量降至零。而且,飞鹤一直在着手扩大加工能力和建设奶源基地,转板本身对品牌也有提升作用,看来飞鹤的利润尚有相当的提升潜力。

  坎坷的资本路径

  冷友斌技术出身,且公司地处偏远,却闯出一条北京、上海高科技精英,东南沿海见过世面的企业家不敢走的路,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现在,他在上市公司持有890万股(占已发行普通股的51.6%),市值约合3亿美元,终于熬出头来了。

  事实上,飞鹤的资本路径是一套极其难看的“拳法”。多次受骗后,买了一个柜台交易的壳,而且通过PIPE(面向上市公司的私募,相当于A股的定向增发)融资的效率不及IPO,交易成本也相当的高,这从以下几次重要的票据融资即可看出来。

  2005年6月、8月,飞鹤分批发行了两批可换股票据,融资500万美元,年息7.5%。一年后到期,转股价为10美元。

  2006年10月,通过三年期票据融资1820万美元,年息7.75%,到期后可以按单价14.5美元转为普通股。此外,票据到期后至2012年10月,持有者可选择按14.5美元每股认购最多25.1万普通股。

  通过2012年到期的票据融资8000万美元,这批票据于2007年6月发售,到期转股价为24美元。按发售协议回购价达9200万美元。此外,截至2009年10月,公司分五次支付了3000多万美元(前四次支付已完成)。如果2008年12月1日前没能完成IPO,需按5%的利率支付年息,还需按票据原始金额一次性支付3%,如果审计不达标需支付1%……

  2009年8月11日,红杉资本斥资6300万美元认购210万股飞鹤普通股(单价30美元)。同时,红杉还获得认购同等数量股票的选择权。除保证未来3年内不会以更低价格出售普通股,飞鹤还承诺如2009~2010年间的业绩达不到既定指标将向投资方“追赠”最多52.5万股。而且,三年期满前15个交易日均价低于39美元的话,投资者有权要求飞鹤回购股票。如果业绩达标回购价为30美元,否则为39美元。这种附带处罚条件的融资就是俗称的“对赌”。当年蒙牛急需资金时曾与摩根等三家国际投资机构进行了对赌,不过那是一纸有奖有罚的协议。完不成任务所罚的股票数额与完成任务所奖的完全相等,严格地说只有这样才叫对赌,有罚无奖怎么成“对儿”呢?飞鹤以这样的条件融资,却在一些场合宣称不差钱,实属无奈之举。

  但是,飞鹤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资本路径”倒是非常值得草根民企借鉴。别说大陆创业板一筹备就是十年,就是今天的飞鹤来挤创业板也不见得能喝到头啖汤。如果当年冷友斌嫌海外借壳名声不好、融资金额少、风险大而退缩,那绝不会有今天在纽交所主板上市的飞鹤。其实,只要将境内业务重组为海外母公司的“中国业务”就完成了资本国际化的第一步;按国际会计准则定期进行审计使公司的财务变得透明;而一旦海外母公司的股票可以公开交易,即便只是柜台交易,就赋予本公司股权充分的流动性。

 飞鹤乳业始建于 飞鹤乳业委屈上市路

  一个国际化的、财务透明的、股权流动的公司与一家徒具规模的内地公司相比,两者的融资能力不在一个数量级。飞鹤利用借来的平台(即柜台交易的壳公司)进行PIPE(即“上市公司私募股权融资”),不计较金额多少(从百十万美元起),不在意条件苛刻(高利贷,非对称惩罚条款等),规模从小逐步放大,直至最近两三年间几笔大的融资累计金额折合人民币达十亿元之巨,终于不再是小打小闹,而是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创业板面世在即,但能为五六年前飞鹤那种状态的民企融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还远没有建立。草根出身,特别是没有什么“高科技”的创业者,仍然可以借鉴飞鹤乳业的借壳路径,满足初级阶段的融资需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74356.html

更多阅读

李涉《题鹤林寺僧舍》赏析 李涉题鹤林寺壁

【古典诗词欣赏(一七七)】李涉《题鹤林寺僧舍》赏析窦凤才【原作】题鹤林寺僧舍——[唐]李涉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注释】《题鹤林寺僧舍》:一作《登山》。鹤林寺: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始

中国四大名楼之一----黄鹤楼 中国四大名楼图片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国家旅游胜地四十佳。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这里地处江汉平原东缘,鄂东南丘

喀喇沁蒙古王府的功过是非! 喀喇沁旗亲王府

——清末时期满清皇帝放松了对蒙古贵族接受文化教育地管制。矫枉过正的喀喇沁蒙古王爷贡桑诺尔布,在乌兰哈达兴教强国。然而,打开窗户的同时飞进了蝴蝶也有苍蝇。日本的鸟氏来华与喀喇沁王府有关。这件事情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清末光绪

中国古代八大名楼 中国古代八大名酒

蓬莱阁  蓬莱阁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经过了宋、明、清三代不断的扩建和改建。  武汉黄鹤楼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

声明:《飞鹤乳业始建于 飞鹤乳业委屈上市路》为网友不出现不打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