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vate equity needs creation
文/叶晶莹
“这是一个需要创意的行业。”中信资本董事总经理张巨英以此话结束了他在第五期金融家大讲堂上的演讲。
整体上,PE所管理的资金仍然充裕。同时,不少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的资金在危机的重压之下“打退堂鼓”了。这部分资金撤出后,以专业人士管理的资金重归主流。市场相对变得理性起来。目前,虽然外资基金在中国市场所管理的资金仍占多数,但本土基金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优越性。中国概念仍然受到追捧,但PE已经审慎了很多。
那么,业界如何看待投资中国呢?引用业内统计,张巨英介绍说,过去5年,在中国市场成功退出的案例中,大多数的投资回报在13倍,其中大约25%的基金投资回报在3倍以上。现在尽管估值水准普遍下降,但估值差距仍然是谈判成功的最大障碍。增长基金仍然是投资主流,购并案例较少。在中国市场可投资的行业范围越来越大,地区也越来越广。境内退出不再是问题,人民币成为“硬通货”是原因之一,上市闸门开大也是诱因。总体上,危机有利于中国PE市场理顺行业环境,回归理性投资。
在张巨英看来,近期PE行业的发展趋势有几点值得关注。第一,行业、投资方向越来越专业化,成为基金之间相互区别的竞争手段之一;第二,资金进入较多,参与者的背景仍然复杂,竞争会持续激烈;第三,由于政府的介入,中国本土基金的兴起,行业基金、主权基金趋向活跃。
张巨英是一个有着15年投行资历的实践者,在其亲自参与的交易中,不乏曾引起舆论广泛关注的案例。
张巨英向学员介绍了几条业内通行的投资者决策衡量标准,其中包括被投企业的商业模式要清晰,具有持续发展潜力;核心业务或产品突出;容易形成规模;增长潜力较好;现金流稳定;管理层执行能力强。结合实践经验,他强调,在看一个项目时,除了要做好业务层面的尽职调查,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企业的高管团队沟通,加深对人的了解,较全面地规避风险。同时,针对被投企业的具体情况,定制自身独特的资本以外的增值亮点,时时在在地体现作为新股东的价值。
张巨英最后给出了4条保证投资获利的建议。首先,建立行业专长,其中包括细分行业规律、周期、行业波动对自己及对手的影响等、对进入和退出时机的有所判断和把握;其次,重新评估已投项目,结合新环境验证原来的投资依据,重新评估管理层的计划、预算、发展规划等,当机立断做出处理;再次,加强对企业的支持,尤其是在传统的上市或融资领域以外,人事、运营、公司治理等方面,提供实实在在的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金融危机;第四,从基金自身层面,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和提拔,增强识别本土特色投资机会和定制本土行之有效的投资方案的能力;避免盲目跟风或赌资本市场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