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财富;政策
2009年以来,经济在危机中复苏与A股市场的大起大落相伴而生,引争论不止。中外大行围绕未来的经济走势、股市走向、出台政策等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精辟分析,虽然各有侧重,但都少不了对政策的关注与解读。
摩根士丹利 王庆
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的财政状况强健,而且预期在未来数年中仍将保持健康。这将使中国更有条件实施反周期政策,以应对短期内的经济下滑。并且,政府为实施经济刺激计划中的投资项目而产生的债务提供的显性或隐性担保是可信的。同时,政府应当有能力为以刺激国内消费为目的的中长期结构性调整提供资金。
德意志银行 马骏
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在中国M2同比增长达29%,超过名义GDP增长率24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历史平均仅仅超过5个百分点),货币扩张肯定会传导到CPI。出口反弹将同时增加企业提价的能力。对决策层来说,应该充分估计物价上涨的压力,准备适时退出扩张性政策的预案。
安信证券 高善文
首席经济学家
未来1-3个季度内,尽管房地产投资的恢复情况、通货膨胀上升形成的扰动和经济政策的摇摆等不确定性值得关注,但总体上我们似乎有理由对市场的趋势维持合理的信心。未来1个季度内的不确定因素相对较多,需要边走边看地做出判断。
中信证券诸建芳
首席宏观经济学家
实地调研显示,出口最差的时期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3、4月开始逐步恢复,目前处于进一步复苏中。机电产品出口复苏程度将赶上劳动密集型产品。金融危机加速部分行业国际产业转移。出口复苏具有明显的行业差异。出口企业产能利用率水平稳步提高,盈利状况止跌回升。
申银万国 袁宜
高级策略分析师
未来3个月影响A股市场的关键词将是业绩复苏和政策正常化之间的制衡。上市公司业绩的复苏,为股市提供了下档的支撑。然而,在政策正常化的压力下,股市估值大幅提升的空间有限。投资者的超额收益可能来自于,在整体业绩复苏的背景下,寻找结构性的机会,发掘那些业绩复苏程度被市场低估的品种。
长江证券周金涛
研究部副主管
中国经济的此轮增长已经把经济复苏的动力依靠政策拉动做到了极致,天量信贷的投放、房地产的泡沫化,不仅拉动了补库存,甚至使得钢铁等产业的产能利用率恢复到顶峰的状态,只能说中国经济复苏是一个被浓缩的周期。后续的经济运行仍带有很强的可塑性,存在两条路径,一条路径来源于通胀及资产价格的不确定;而另一条路径来源于中美周期的不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