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家做新药开发的企业,公司创始人在美国某实验室,做了十六年药物的基础研究,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将自己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变成药物。于是回国创业,五年时间取得惊人的成绩。在美国,如果要做出这样的成果,不仅资金上至少多花十倍,时间上也至少要多一倍。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表现得如此杰出,原因是什么呢?
这位创始人,五年前回国创办了A公司。五年后,A公司已发现了两种可申请注册为药物的新化合物,其中一种已经在国内做到三期临床,另一种也即将进入一期临床。
这两种新药在国际上都属于领先水平,美国同行的产品也处临床阶段。
A公司的团队中,除了创始人是海归,其他全部是本土毕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表现得如此杰出的原因是什么呢?
根据创始人的说法,他十分了解自己作为创新型企业,是在与国际同行比赛,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比同行更快推出产品,而且要推出更多的新产品。
如果让国际同行抢到头道汤,那么公司未来将不会怎么乐观。因此,A公司构建了一个新药开发的平台,利用这个研发平台,使得本土的技术人员和其他员工在创业者的带领下,迅速高效持续地创出佳绩。
他们将时间看作是企业消耗不起的巨大成本。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给予他们巨大的压力,也给了他们巨大的动力,最终取得骄人业绩。
我们在成都投资了一家试剂企业B。B公司的创始人与A公司创始人一样,来自美国的同一个国家实验室。
B公司做血液筛查的试剂产品,技术参数国际领先,成本很有竞争力,但是临床化的时间比预期晚了两年多。
A和B两家企业的创始人技术背景相同,来自同一个国家实验室,两家企业的产品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几乎同期创立。
但从企业各自发展来看,A公司已经有一个药物做到了三期临床,另一个药物也即将进入一期临床;而B公司却只有一个在研产品,而且还未进入临床。
相比而言,B公司比A公司用了更长的时间,每年花了相对少的钱,但做出的产品却比A公司少,临床进展比A公司慢了几步!
两家企业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企业的估值自然也产生巨大的落差。那么产生差异的原因何在呢?
我与两位创业者分别进行了交流,其中在谈到对产品研发的重要关注方面,我们列出了三点。结果发现,原来两位创业者对这三点的优先次序的选择,有很大的区别。
这三点,一是时间,领先的产品能否做出来,能否早点做出来;二是系列化,研发是否构建了一个平台,新产品是否可以不断产生,产品能否形成系列化;三是成本,开发成本是否最省。
对于三点的优先性,A公司创业者认为:时间第一、系列化第二、成本第三。而B公司创业者则认为:成本第一、系列化第二、时间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