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撰文/齐鹏
QDII理财产品由于收益的提高和风险不断降低,市场对QDII又开始了重新的关注。
据第三方理财机构普益财富的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10月15日,正在运行的321款QDII理财产品中,正收益理财产品数量为39款,其中渣打银行的“开放式结构性投资计划瑞银彭博固定期限黄金超额回报指数(UTSN003)”产品表现稳健,累计收益率已经达到47.41%。
在全球资源价格上涨,而国内A股市场爆发动力减弱时,投资者张民(化名)决定选择QDII类的理财产品。不过,他发现了一种现象:和早期的QDII产品相比,现在这类产品无论从收益上还是发行方式上都更像是国内的理财产品。
以汇丰银行推出的QDII“美元固定收益票据”为例,预期年收益率仅为2.10%。花旗银行近期推出的一款QDII——“4年期挂钩指数和基金每日累计相对表现可自动提前终止美元票据”,承诺了100%美元本金的保证。“‘低收益、本金保证’彻底颠覆了QDII高收益、高风险的形象。”张民如是说。
QDII产品在中国落地生根三年有余,2006年最先由工行推出,随后中行、建行、交行的QDII产品也相继亮相。当时该产品的收益预期在7%、8%以上,但这些新品并未得到市场的追捧,反而被视为“鸡肋”。
“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形容更为贴切。”理财师赵新分析认为,“原因在于人民币升值,大家辛辛苦苦赚到一点钱,而人民币升值会蒸发掉收益的一大部分。过去几年里,人民币超过3%的升值幅度足以把QDII产品的收益抵消掉一半多。”
对于QDII理财产品最近的“火”,赵新表示谨慎乐观:“说它‘火’了,其实传递出一个信号——全球经济开始回暖了,不过究竟能火到什么程度还有待市场考察,毕竟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仍然是QDII理财品最大的风险。”
由于前期QDII的表现远低于预期,再加上中资银行理财产品不断推新而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因此,QDII迫不得已做出了一些策略性调整。以QDII基金产品为例,他们改变了过去“一对一”的模式,投资门槛从5000万元人民币降至100万元人民币。目前,海富通和华夏“一对多”专户都向证监会申报了QDII“一对多”产品,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内投资者的需求。
“对很多投资者而言,QDII基金发行时争相购买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随后QDII集体暴跌也让很多人刻骨铭心。但是,从近期QDII基金的表现也可以看出,QDII基金全球分散风险的作用是明显的。”银华全球基金经理谢礼文表示。
过去的两个月里,随着股指和基金重仓股的暴跌,很多股票型基金跌幅超过20%。与之相对应的,是以海富通中国海外、交银环球精选等一批QDII的坚挺。
政策层面也迎来了对QDII产品的利好。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分局长座谈会上提出,下半年将研究出口收汇存放境外管理办法。“此举将有利于缓解经常项目下资金流入压力。”分析人士认为,从QDII产品过去几年的“虎落平阳”,到现在的异军突起,说明它正在迎来发展的时机。不过从另一方面讲,这个“舶来品”已经适应了国内的环境,对某些层面的革新证明将来QDII产品将是理财界中不可小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