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推出,如大多事先预测的一样,公众的注意力被爆炒的股价所吸引,以至于忽略了这个创业板本身的目标和价值所在。
这让人有一点不安。回忆一下2000年前后我们刚刚开始知道“纳斯达克”的时候,它几乎在瞬间就成为了很多人的梦想所在。可当我们自己的纳斯达克登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鼓励创业、创新,继而创造财富的制度当中缺少了当年的创业者,尤其感受不到的是他们和他们带动的全社会的热情。这个热情哪里去了?
《第一财经周刊》第82期刊出过优兴咨询(Universum)一份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报告,垄断型大型国企取代跨国公司成为现在大学生的就业首选公司—稳定、对抗金融危机的能力强、无论如何都会保持利润 避风港,在大家还没出航的时候,它成了最重要的一个选择。上周,公务员考试(现在它被称为“国考”)再度创造了报名人数的新高。这是一个据称是更稳定、更旱涝保收的工作。但它和垄断国企一样,不论是选择的初衷还是最终的结果,牺牲掉的可能都是创造性,消磨掉的可能都是热情。
的确有就业压力,美国人也在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发愁(《笼中的苍鹰》P18)。在毕业即失业和有一份可以完成自立的工作当中选择,很显然应该支持后者。对于这些国有机构来说,进入更多受过优质教育的学历高的大学生对于它们的知识更新、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优化,也是一件好事。但落到每个个体来说,机构对人的“改造”能力更强大,最后败下阵来的是个体的你,同时付出的代价还有可能包括你的热情和活力。
在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的这个区间,年轻一代的热情投向哪里,最有活力的一群人如何选择,相信对未来有着长远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宁愿看到一个没有方向、无所事事、迷茫甚至有点浑噩的大四学生,也不愿见到一个二十二岁就把一生规划得整整齐齐、满足于一份稳定且平庸工作的人—前者的不确定性和躁动所传递的信息中包含着未来的活力和种种可能性,而后者可能只好说This is it。
但愿这只是暂时的,毕竟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就业前景不乐观、资本也不足以支撑创业者的热情,而创业板虽然准备了好久,但我们对创业和融资的理解似乎还有更多可以提高的空间。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有两点始终被人津津乐道,一是因为萧条导致劳动力推迟进入就业市场,所以美国劳动力普遍延长了受教育的时间(这一点我们似乎也歪打正着),为战后美国发展提供了足够的人才;二是美国好莱坞得以迅速形成规模并成为重要产业。看看我们今年的电影市场,还有华谊兄弟这样的公司(P60),也许可以让我们乐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