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生命的意义 pdf 追寻经叔平的遗迹



  他是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原主席,被称为“中国民营经济代言人”。

  他60岁协助荣毅仁二次创业,78岁创建中国民生银行,力推“私产入宪”。

  2009年9月14日17时2分,91岁的经叔平在北京病逝。

  本刊记者 苏旭

  10月12日,我们来到的这个村子是浙江上虞市驿亭镇新力村。

  村头那棵有350年历史的大樟树,依然婆娑繁茂。它经历着岁月风雨,见证了多少年的兴衰。大樟树下,一座方方正正的大院,过去,这里名为“大同医院”,解放后则改做了粮仓。

  这家医院由村子里的经氏族人共同出资修建,在多少年的岁月里,经姓一直是村子里的大姓。

 追寻生命的意义 pdf 追寻经叔平的遗迹

  经叔平先生的故乡就在这里。

  如今,先生已驾鹤西去。沿着那条曲折的小路,我们寻访到了这座小小的村落。樟树下那条小河仍旧闪烁着晶莹的光影,当年经叔平在上海读书的时候,暑假里常会回来这里,也和其他的孩子们一样,曾在这小河中耍闹嬉戏。

  往村子的更深处寻找。一间作坊,曾是经叔平家的祖屋。当年,经叔平的祖父凭借一手好的木工活,闯荡大上海十里洋场,挣得了一份丰厚的家业。民国9年,他回老家修了这幢二层的小楼。

  在村里,这是最气派的庭院了。见过这庭院的老人说,每一层都有方方正正的5间大房,如今,却只剩了几根立柱。

  听说这些年里,经叔平先生曾经回来过几次,但从未去祖屋跟前看上一眼——或许,是怕看到这几根孤零零的柱子,平添伤感吧。

  “中国民营经济代言人”

  然而,今天,当先生已经离去,我们却来到了这里。

  在经叔平先生祖屋的隔壁,一幢二层楼的老房子里,一位老人提起经叔平,脸上不由地充满了骄傲。

  老人的祖父跟经叔平先生的祖父是亲兄弟。当年,经叔平的祖父衣锦还乡盖起大屋的时候,也在旁边为兄弟盖了这幢小楼。

  小楼如今已破败不堪了,沿着低低的围墙,一幢更高的楼正在修建,遮住了撒向院子的阳光。尽管知道这位亲戚名声很大,但老人知道经叔平究竟是谁吗?

  那一年经叔平16岁。他进入了上海圣约翰大学新闻系学习。校友中有贝聿铭、林语堂、邹韬奋、荣毅仁……毕业后他去香港应聘记者,但因路途耽搁,迟到了一步,而与记者职业擦肩而过,从此步入商界。

  新中国成立后,经叔平担任上海卷烟联合生产销售公司总经理兼上海卷烟同业公会主任委员、民建上海市委副秘书长。1952年,他出任上海市工商联副秘书长,那一年他34岁。

  1978年,他60岁。经历了十年浩劫,他沉寂已久。然而,筹建中国国际信托公司的荣毅仁找到这位校友,邀请他一起参与创办中信公司,重又点燃了他内心的激情。他随即于1979年出任了中信公司董事及房地产部总经理。中信公司当年的章程、机构设置、管理办法、业务计划等,他均参与了起草。

  随后,经叔平组建了中国第一家咨询公司——中国国际经济咨询公司、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中信会计师事务所、第一家律师事务所——中信律师事务所。他勤奋地工作,频频创新,仿佛要把曾经丢失的岁月全部弥补回来。

  那一年他75岁。那是1993年的11月,他当选为全国工商联主席,成为继陈叔通、胡子昂、荣毅仁之后的第4位主席。

  那一年他78岁了,却仍在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摇旗呐喊。在先生的大力推动下,1996年1月,以民营企业为投资主体的中国民生银行终于得以成立,刘永好、张宏伟等著名民营企业家参股其中,经叔平担任董事长。

  那一年他80岁,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从此开始在更高的层面上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

  回顾经叔平先生的一生,曾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的保育钧如此评价他——“经叔平先生对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充满了感情和激情,毫不夸张地说,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民营经济事业。”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研究员黄文夫说:“经叔平先生有两大功绩,必将载入史册。其一,在经老的率先倡议、积极运作之下,中国第一家由民营企业主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横空出世;其二,在经老的大力支持下,私产入宪成为震惊世界的事实。”

  一生传奇而又平凡

  “他衣着很朴素,高高瘦瘦的个子,颇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那一年他已经83岁高龄,但精神矍铄,瞳孔中流露出智慧、思想的光芒。一口乡音未改,对家乡来的人非常热情,见到我,就拉我坐到他的身边。”这是2001年9月25日,上虞市乡贤研究会会长陈秋强第一次见到经叔平时留下的印象。

  这位行走于政商两界,为民营经济的发展仗义执言、坦诚直谏的老人,在家乡人的心目中,朴素亲切而又平易近人。

  1996年,经叔平改革开放后第一次返乡,提出想去看看曹娥孝女庙。始建于东汉年间的曹娥庙被誉为“江南第一庙”,但先生并非是冲着这“第一庙”的名气,而是因为他的母亲过去最爱来这曹娥庙祭拜。自幼,经叔平就听母亲多次讲述孝女曹娥的故事。

  他仔细地参观了曹娥庙,临到结束,他突然走到解说员的身边说:“谢谢你,你解说得太好了!”直到今天,这样一个细节还留存在当年的上虞市人大主任杨根苗的心中。

  “1992年,上虞撤县立市,为此我们专程去北京拜访先生。先生的家在一座普通的小区楼的二楼,听说我们来了,他们父子俩早早就站在家门口迎接我们。”杨根苗回忆,“他对家乡很有感情,嘱咐我们要积极发展经济,把家乡建设搞上去。”

  “他还常常说,家乡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靠人才。他还说,上虞的春晖中学全国都很有名气,上虞有这么好的教育传统和人文底蕴,一定要发挥这些优势。”陈秋强说。

  1995年,经叔平先生筹建中国民生银行,他看到家乡正处于发展建设阶段,需要大量资金,就把入股的信息传到了家乡。虽然当时必须经过严格审计方可进入,但在经叔平的促成下,使上虞市包括卧龙集团等在内的3家企业最终各入股100万元。8年以后,股值上升了40倍。

  2004年,经叔平先生欣然担任刚刚创刊的《浙商》杂志的“名誉顾问”。

  ……

  往事已矣。从这些支离破碎的回忆中,我们拼接出了关于先生的种种印象。随着岁月的更迭,更多的痕迹或许渐渐会从那座小小的村落消失。

  但历史记住了这一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73384.html

更多阅读

京志090920——经叔平 杭州经叔平父亲的别墅

9月14号经叔平去世的消息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人之前不知道,现在过去了也不会太留意。我倒是大概知道他的,因为他是上虞人,他的老家上虞驿亭是我中学母校春晖中学的所在。而且1921年创办春晖的就是经叔平的曾祖父辈经亨颐。经家在

经叔平:停不下的脚步

  4年前“红色资本家”的代表人物荣毅仁去世的时候,87岁的经叔平已经卧病不能行走了,他只能委托家人给同门师兄和事业搭档送去最后的哀思。  9月14日,这位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最后的代表人物与世长辞。官方赞誉他为著名的社会活动

经叔平:亦商亦政揽风云

白发皓首,身材却硬朗而挺拔;气度轩昂,面容却慈祥谦和,这是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原主席、工商巨子经叔平给人的第一印象。无论什么时候,接近他的人都能从他缓慢而严谨、略带江浙口音的谈话中感受到老人思维敏锐、意识超前的一面

民生银行缔造者经叔平:民营经济形象代言人

“破冰者”也好,“中国民营经济的形象代言人”也好,全国工商联原主席经叔平充满传奇的91岁人生,恰如其分地演绎了中国的“商业精神”。 9月14日17时2分,经叔平在北京病逝。 15日,民生银行[6.19 0.49%]主页上,赫然列着“深切缅怀名誉董事

大战神印记多少级开启 经叔平:多重身份 多重印记

9月14日,91岁的经叔平在北京病逝。作为一位并非居高位且隐退多年的老人,大众对他的认知可能模糊甚至几无。实际上,经老在新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多重身份,走完了他的精彩人生。 从2004年开始,我在广州做了三年财经记者,深深被经济界的故事

声明:《追寻生命的意义 pdf 追寻经叔平的遗迹》为网友幼稚的成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