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满凯艳
必须拿钱,人民币也好,美元也好,大量往里投。
陈祖涛是新中国最早接触汽车工业的人之一。他在周恩来总理的批示下成为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第一名职工,他参与设计了中国第一辆自主品牌轿车——东风轿车,他也是第二汽车制造厂的第一任总工程师。1981年起陈祖涛参加筹建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历任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总经理,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理事长。
2009年9月中旬的一天,北京右安门外一处普通的居民区内,这位81岁高龄、过去五十多年来与中国汽车工业共命运的老人,就新能源汽车的相关问题接受了《财经文摘》专访。
《财经文摘》:现在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的话题很热。
陈祖涛:节能减排的关键和实质问题是要用新能源代替石油,目前出现了各种说法,炒得红红火火。但是,我对这个东西摇头。
中国的很多新技术开始时跟国际一个起跑线,到最后没有中国的份了,没有中国的名了。比如激光技术,我们当时跟国际上是平等的,到最后我们不行了。对新能源汽车我也有同样的担心。我们在大力研究和宣传这个事情,实际上,我估计将来还会落后。
《财经文摘》:您好像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比较悲观,为什么?
陈祖涛:为什么?新技术真正能够站住脚,能够有发言权,需要大量投资。奥巴马一上台就投24亿美元,你能跟他比么?欧洲和日本也在抓紧干。我们有多少?2亿人民币都不一定到。所以我现在很担忧。必须拿钱,人民币也好,美元也好,大量往里投。
作为国家来讲,应该集中投资,集中优惠,集中政策鼓励。而现在国家是在撒胡椒面,泛泛的,有点钱,你一点,他一点,当然有几个重点。这样是不行的,要大家联合起来主攻一个技术。
《财经文摘》:有观点认为,同日本、美国等国相比,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过去走的是“重研发、轻消费者”的道路,尤其是补贴和税收政策没有直接针对消费者。
陈祖涛:我认为这是对的。像在美国,政府花钱就是花老百姓的,我可以游行去抗议补贴不合理。中国不行,老百姓还没有这个概念。谁知道是老百姓的钱?谁知道补贴被用到什么地方?
《财经文摘》:您觉得我们现在是雷声大,雨点小吗?
陈祖涛:现在新能源汽车在全国都是好话题,很多人在吹中国行了,实际上哪里行?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难题还没攻克。
现在新能源汽车有几种,燃料电池最高级,但还要三十年到五十年。我认为比较现实的是混合动力,其他的都还是研发阶段。
谈到开发能力,别看都在吹“自主研发”,真正能做到的没几家,必须扎扎实实地培养人去搞开发。如果只是想做个跳板,那完了。我现在还看不出来谁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排头兵。
回过头来看另外一个问题,老的汽油机、柴油机的潜力很大,如果把它们的油耗降低,那不得了。我认为国家应该重视这个问题。新能源要开发,传统技术也不要放弃。我反对炒作起来都搞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