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联想之星”特训班后,石元亮想把公司认真做大。今年7月,沈阳中科新肥引入山东复合肥生产企业施可丰,研究所的股份降至40.5%。
明年石元亮计划进一步提高后期进来的管理人员的股份,“想让大家玩命地干活,总要有点激励措施,给他们一点股份,大家志同道合地为了未来的目标去努力。”
2001年,柳传志和他的团队小心翼翼地用8年1.6亿元的分红购买35%的国有股,拐了个大弯,才真正成为联想的所有者。相比,现在的中科院科技人员创业确实已经要幸福得多,但是,障碍依然存在。
“我们希望公司是一种纯粹的法人治理,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公司的发展由董事会、管理层来决策,但是有的所领导习惯了多年的行政思维,有时会用命令来干涉公司的经营,这是最让人头疼的事情。”一位已经创业、但还没有完全脱离研究所的学员说。
即便院所领导足够开明,但整个国家管理体制,特别是多部门的政策并不匹配,比如说科技部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化,奖励科研人员股份,但是要从税务总局来看,这个奖励的股份属于收入就要交税,而对于科研人员来讲实际上并没有拿到真金白银,还只是一个虚的股份。
“在中国搞高科技企业,你得变成一个外交家、政治家,然后你还是商人,最后才是半个科学家,而且这个科学家还是排到最后的。”一位“联想之星”学员感慨地说。
当年柳传志为了做成事的牺牲精神和“拐大弯”的耐心,并不是今天这些创业者都能具备的。“你是不是真的想清楚了要创业?”徐科对柳传志提的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印象深刻,“你做它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实现你的人生价值,还是有什么别的追求?只有把这个东西想清楚了以后,你遇到困难才会心平气和。”他的苏州纳维科技有限公司将在明年初搬出纳米所。
现有体制下的院所办企业,难以解套。有没有另起炉灶的办法?在“联想之星”的课程表中,专门设有“中科院内创业机制讨论”的课程。而对于多名上课之后才打算创业的学员,联想之星还有辅导老师帮助其设计更合理的公司架构。
通过这种所谓的“企业基因早期介入法”,在项目发展前期,即在技术的实现验证已经基本完成,但尚未进到产品开发阶段,就由企业与研究所共同组成公司。企业方与技术方共同讨论产品的市场和具体的产品设计要求,以公司名义来获得国家资金的支持和进行资本募集,在公司内部完成产品开发,并逐步推进产品的销售和业务的拓展。
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中通常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办“联想之星”这个班,只是打通科技产业化这条渠道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渠道中间还有若干个环节,要把整个这些环节完成才能得到转化的结果,这是非常艰巨困难的事,但是我看这其中已经没有死结了,所以就要背水一战,拼命做
对于“联想之星”,柳传志所谋的绝不仅仅是培训几位科学家这么简单。
在他决定重回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之前,唯一一个后顾之忧,就是“联想之星”CEO特训班能否做起来。
2009年1月,在中科院09工作会议联想学院专场上,柳传志以“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为题阐述了他对于“联想之星”未来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就是把‘联想之星’班和天使投资基金如何密切结合;第二,在院属单位内,形成一定数量的高质量高科技企业;第三,形成影响,加大和地方资金、企业的结合;第四,更大幅度地造成影响,形成科学院带动大学和全国科研院所观念的转变,推动转化工作大面积高水平地落实,这是我们最后想做的事。”
今天,中国最聪明的头脑都还禁锢在计划的堡垒里,他要把他们都解放出来。
在联想控股新的5年规划(2009年~2014年)中,直投业务的很大一块将是从“联想之星”中衍生出来的孵化器业务。柳传志计划在5年内至少投入3.5亿于此。“我们希望在联想之星中能发现重大价值的项目,几率虽然很小,但是毕竟我们办这个班对人、对项目有更深刻的了解,所以这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机会。”柳传志说。
为此,柳传志督促着“联想之星”项目组尽快从“懵着打、想着打”过渡到“有战略地打”的阶段。
2009年9月16日,“联想之星”CEO特训班第二期开班,这次光各地报名的人数就有140人。
从第二期开始,联想之星有了三个明显的变化,第一,直投部门开始参与筛选项目;第二,参加培训的不再局限于中科院体系之内了,第二期30人中有10人来自中科院之外;第三,参加培训的人全部都已经成立了公司,且其中不乏收入数千万,甚至超亿元的公司,并且多数来自院外,而第一期学员的公司几乎全部处于初创期。
这其实也是中科院领导的意愿。出现不同类型的学员,让两种制度企业竞赛。一种是完全社会化、完全民营的,一种是体制内、股权关系复杂的公司,看谁能成长得更好。
熊振宏是北京爱科凯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这家由中关村留学生创业园推荐的企业主要生产医用激光碎石机,熊本人也是做科研出身,还持有公司4项发明专利,但从任何角度看,他都与刚刚创业的科研人员有明显的区别。
1993年前,熊振宏在当时的电子部11所做了9年的科研工作,之后分别在两家美国公司3M和ADC工作3年和6年。和所有的科研人员一样,刚去外企时熊振宏还比较崇尚技术,后来就坚决要求做销售。2002年辞职时,他已经做到ADC的光纤产品部全国销售总监。
爱科凯能公司由熊振宏与孙云龙两人共同创建,孙云龙是美国一家知名电子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在激光微细加工技术上有很强的技术积累,目前担任爱科凯能的董事长,经营则由熊振宏负责。产品则主要模仿国外技术,在性能不输于同类产品的同时,保持低价的竞争力。
“当时知道‘联想之星’这个事,我一定要争取到这个机会”。联想控股的一位投资经理知道他现在急着进行A轮融资。跟他面谈的时候,问他说如果不投你来不来?熊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来。”
熊振宏的确还有其他的困惑:“同是电子部11所出来的激光技术,为什么销售出身的高云峰能把大族激光搞成一个营收15亿的上市公司,而我的企业还不到2000万的规模。”在深圳,像大族激光、好易通、研祥智能这样的企业,都自称为“华为的学生”。
联想和华为,是中国第一代高科技企业的标杆。而在他们的“门徒”里面,有没有可能出现全面超越他们的企业呢?
7月15日,在“联想之星”第一期学员的结业仪式上,柳传志说:“我希望几年以后,在中国百强企业的领导人中能见到你们的名字;经过这个培训,你们能创办出超越联想的企业。”
科学家变成创业家,世界将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