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上瘾的公司让人着迷,但对于投资来说它们有好有坏。
文|CBN记者 崔鹏
插画|陈杨
作为一个以投资理财为饭碗的人,对于那些在传统的金融原理里找不到答案的东西,我总喜欢把它们归于所谓的行为学,因为行为学似乎什么都可以解释,这里是个懒人的避难所,这也可能就是行为金融学产生的心理原因。举例来说,我喜欢关注投资者和消费者的怪癖,这些怪癖包括颜色行为学,有的消费者会把信用卡的颜色作为刷卡频率的依据;还有一种叫做明星歇斯底里综合症的东西—这个名字是我给起的—比如我在电影院就碰到过这样的妇女,当时正在演《非诚勿扰》,只要银幕上那个秃头男明星一出现,我前排那位女士就会“咯咯咯”地笑起来,而葛优消失她就开始和同伴说话,这个规律几乎像电灯开关一样准确无误。
关于这种现象我还请教过医学专家。从医学角度来讲,这个影迷看到那男明星应该是“一个消极的负性训练过程”,简单的说,就是在这个女士的头脑中以前曾经不断地重复收到这个男明星是多么“可笑”的暗示,每次受到暗示,女士的头脑中还会奖励给她内啡肽—这种物质与脑中的吗啡受体结合产生与吸食吗啡和鸦片一样的快感,导致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通过重复这种行为,这位女士对男明星很可笑的概念就会得到反复强化,后来就会形成我们所说的“上瘾”。
让人上瘾的公司值得投资吗?
除了吸毒以外,生活中还有很多上瘾行为。退出医学领域,我们再次回到投资理财范畴,如果一个公司的产品能让人上瘾—这个想法似乎有点恶毒—那这家公司的股票是不是很值得投资呢?
“上瘾”公司有两类。有一类公司可能生产的商品天然就可以让人上瘾,比如烟草—当然,很多中国的这类公司没有上市,投资者无法对它进行投资,即便是上市的同类公司,美国的飞利浦?莫里斯公司又是否值得投资?考虑到它对人体有危害,投资鼓吹对它的投资似乎涉及到道德问题,虽然它是最著名的上瘾物质,但我们还是少提它一些吧—我们可以多说说巧克力。巧克力可能是很多人永远无法摆脱的瘾。它有降血压的作用,也含有大量抗氧化成分,能够提高血清素—这个血清素,还记得我们在《你的冒险性是从哪里来的》里边提到的血清素么,它可以让人兴奋—也因此人们会用巧克力作为情人节礼物。
无论人类怎样变化,我们都不会拒绝这个美味,所以这个道理的反推就是,杰出的巧克力公司肯定已经找到了比其他巧克力公司更令人上瘾的方法,也许公司人投资者把最好卖的巧克力公司—当然价格不能太离谱—作为投资组合中的一部分不是个错误的决定。
另一类上瘾的公司,他们似乎更聪明,因为他们制造了让消费者上瘾的行为方式。这类公司中比较杰出的代表应该要属星巴克。
回想一下你第一次去星巴克的经历吧。虽然星巴克的价格让你“不寒而栗”—我是相对于麦当劳的咖啡来说的,顺便说一句,我已经不止一次因为认为星巴克属于奢侈品而受到嘲笑了—但是,如果这时你有偷得人生半日闲的心情,或者你经常路过的那家星巴克的环境真的吸引了你,你可能决定尝试一下这家咖啡厅。霍华德?舒尔茨当初在建立星巴克时,也是有意识地让它与众不同,他们采用别致的法式咖啡机,橱窗里摆满了小巧诱人的点心,咖啡种类多得让人眼花缭乱。这造成如果消费者踏入星巴克,而且觉得星巴克的品位不错,那么在他第二次想要喝杯咖啡时,他会放弃第一次来的时候内心进行的理性价格比较,这有点像我们以前说过的“羊群效应”。由于星巴克的差异化,消费者把第一次来星巴克感受成为羊群的领头羊;而后,消费者会根据“头羊”的引导,放弃自己消费选择,并且这种消费行为被反复激励,以至于成“瘾”。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丹?艾瑞里把星巴克上瘾机制称为消费者自身的“自我羊群效应”。
咱们开始说到那个电影院里的女士,她对明星的歇斯底里基本上也是出于这个原理。“上瘾”的确可以让某种商品在众多竞争者中具有优势,这种成瘾性用巴菲特的话来说,就是让生产这种商品的公司有了“护城河”,如果这种成瘾性成本不高而且 “瘾”可以相对持久的话,则表示这家公司真的是值得投资的好公司。但是话说回来,倘若真的作为投资对象的话,星巴克或许还可以,但是那些明星公司,就不一定那么乐观了。
投资明星公司?悠着点先!
看看从2005年到2008年中国电影官方公布的数字你就会更明白怎么回事了。2005年在内地上映电影的票房总额为20亿,这是260部影片贡献出来的,平摊下来,每部票房约769万。2008年,这个平均票房数字有所增长,变成了1069万。再来看看我们的明星的收入情况,在这我选了我最喜欢的女明星章子怡和范冰冰为例,相信她们都足够让人上瘾,而且在2005年到2008年之间,人气都很旺,她们的2005年收入分别为3500万人民币和1200万人民币,而在2008年她们的收入分别达到7800万和2680万,增长比例分别是2.228倍和2.23倍,而相比中国电影总票房平均每部电影的收入增长1.39倍来看,明星的收入增加大大超过了电影票房收入增长—我知道这些明星的收入并不都是片酬,只是用这种相对增长来表明电影公司支付给明星的成本比例是在上涨的。
为什么明星的收入相对于影视公司的收入会越来越多呢?这也就是星巴克与他们不同的地方,消费者并没有因为电影公司上瘾,而只是对明星情有独钟,明星可能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而消费者对他们的上瘾情况越强,他们也就会越不依赖公司,所以对于大明星,公司并不能完全控制他们,也缺乏议价能力。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野蛮时期明星公司很多是由有黑社会背景的团体在控制。另外,电影明星们让人上瘾的稳定性并不高,观众们的口味总是会莫名其妙地变化着,大明星高成本制作的电影也常常遭遇失败,但是电影公司为了增加获得收益的可能性和在令观众“上瘾”的竞争中胜出,又被迫花掉大笔的钱对电影进行大制作,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可能要数1963年的《埃及艳后》,该片当时花费了4000万美元—按币值计算这相当于现在的4到5亿美元—这几乎导致了20世纪福克斯的破产。
看来上瘾公司也不一定能让投资者赚钱,如果投资者一定要投资那些明星公司,倒是迪士尼这类可能会更有价值,因为他们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那些让人上瘾的动画人物,你用不着担心米老鼠贪婪到踹开董事会的门,大嚷“不给我加一倍的工资我就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