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浪潮 mobi 清华科技园的第三次浪潮(四)



  2005年,魏志凌作为配套项目代表出席了维信诺与昆山的签约仪式,得以认识了刘万枫和清华科技园昆山分园副总经理荀标,刘、荀二人又敏锐地“嗅”出魏“手里有宝贝”。的确,魏志凌创办了3家公司,手头有好几项实现了产业化的专利技术。

  刘、荀二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劝魏把他的项目搬到昆山来。但在深圳办了6年公司的魏志凌“本来在深圳干得好好的”,正打算适时“收山”回湖南家乡养老,自然不愿来昆山。刘万枫打听到魏也是清华毕业后心生一计,找来了时任清华科技园资深副总裁的罗建北亲赴深圳当说客。德高望重的罗老师1970年从清华毕业后留校任教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曾教过魏志凌的课,她的亲自登门让魏志凌深为感动。之后两个月里,魏志凌在昆山宾馆长包了一间套房,每天和荀标促膝长谈,前后历时一年多,在喝了魏“好几十万块钱的普洱茶”之后,荀标终于把允升吉电子“忽悠”到了昆山。

  如今允升吉投资9000万元的产业园也已经动工开建,量产后年产值可达到10亿元。去年允升吉的“OLED用蒸镀掩模板的开发与产业化”项目还与维信诺的“低成本小分子PMOLED批量生产技术开发”项目,通过了国家863高技术项目评审,开创了昆山本土企业成功申报国家“863”项目的先河。

  魏志凌认为,自己之所以愿意放弃湖南老家更为优惠的招商条件而来昆山“二次创业”,原因颇具启发性:“在中国做民营企业,必须得看政府和银行的脸色,昆山是强势政府中招商和服务意识最强的。它不靠政策、条件来招商引资,而是靠环境。比如市领导亲自抓招商,现场服务解决问题,而且它的政府比较廉洁高效,从不安插关系或工程队,不给你添任何负担,所以昆山成为全国‘百强县第一’不是偶然。”

  一个人,一个项目,一个产业

  2006年10月,昆山分园第一栋建筑——科技大厦竣工,园区正式开园。当时维信诺已“毕业”搬走,天瑞还未入驻。一次刘万枫到园区唯一的食堂吃饭,往四周一看,偌大的饭厅里就坐着十几号人,全是自己的手下,“那时候心里真是瓦凉瓦凉的”。

 第三次浪潮 mobi 清华科技园的第三次浪潮(四)

  愁苦的时期,昆山分园也曾面临各种诱惑,比如一位“非常有钱”的美国犹太人,看中了分园的团队,提议说他花钱把整个分园买下来,仍由这个团队管理,项目从美国引进,至于价格“可以随便提”。荀标说,“这事儿不能做,因为他不会理解我们想做什么,我们不想做一个普通的科技园”。

  昆山分园想做的事,也是总部最初给昆山分园下达的使命:在北京这一知识密集区和长三角产业密集区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和平台。

  2002年刘万枫访问美国硅谷之后,尚在主园技术资产经营公司工作的他向科技园领导提出下到地方去做一个分园,把硅谷“孵化器”+“风险投资”的模式在中国落地,实现主园的上述理想。

  但具体怎么做,谁都没有具体的方向感。

  起步阶段,分园试图走北京主园的路子,先用商业地产收益养活自己,再图大业。但来到昆山之后的困顿两年,使刘万枫等人“痛苦地”认识到,主园区商业地产加孵化器的模式在昆山根本无法复制。原因很简单,北京是高校、跨国企业中国总部和科技创业人才云集之地,主园的写字楼一盖起来便可日进斗金,支持各项增值服务随之延伸。但昆山本地的创业人才和创业企业极少,大企业的研发中心、区域总部也不会舍上海而取昆山。这意味着昆山没有“写字楼市场”,孵化业务在本地也无从展开,分园必须另辟蹊径。

  刘万枫回忆说:“那时我们逐渐意识到,必须要跟昆山有更深度的结合,我们一定要成为昆山的清华科技园,而不是清华科技园在昆山,这一前一后的涵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马扬飚则用“我们不是外来的和尚,而是来盖庙的和尚,只有开园日,没有闭园时”的比喻来形容这一定位。

  如何成为“昆山的清华科技园”呢?直到帮助维信诺项目在昆山落地,昆山分园才开始真正找到了方向感。

  荀标在加盟昆山分园之前当过云南省创业中心的主任、招商局长、省软件园主任、生物创新中心主任,“整个创新体系干了一圈”,2005年被另一个云南人刘万枫挖到了昆山。他回忆说:“我2005年‘五一’之后来的时候房子没盖好,维信诺刚刚进来,租了不到100平方米的办公面积,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通过维信诺项目的最终落地,我们这个园区的业态就确定了。”

  用昆山市市长管爱国的话来说,昆山分园找到的方向感就是:一个人,带来一个项目,建起一座产业园,带动一个产业。

  维信诺OLED项目是上述模式的典型注解,随后的天瑞仪器、大压机项目等均是这个模式。如今围绕昆山分园已经初步形成“一园五区”的格局:以维信诺为首的OLED研发生产基地;以天瑞为龙头的分析测试仪器产业园;以昆仑为龙头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以瑞博为龙头的小核酸产业基地;以允升吉为龙头的超精密制造研发生产基地。

  科技园+产业园

  “以一个点突破,带动一个产业”的过程中,昆山分园必须做些什么呢?显然,仅仅找来一个项目是不够的,科技园必须深入研究昆山当地适合发展什么产业,需要什么项目。它不仅要思考如何将这些项目引来落地,还必须思考如何把项目留住,如何把产业链做起来。

  “每一个项目都是一场战争。”刘万枫说,一个个项目的硬仗打下来,昆山分园发现,自己思考的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前在总部做科技园的范畴。比如现在判断哪个企业是好企业,想的是GDP产值、税收、生产线、土地、市场占有率、当地就业、产业结构调整等,“考虑的东西都和科技园不一样”。此时,刘万枫等人才意识到,他们在探索的已经不是科技园业态,而是科技园与产业园的联动。

  “科技园如何与跟当地更深的结合,我们也琢磨了很长时间,后来决定创新自己,做产业园,只有做产业园,才能跟地方经济更深化的结合。”荀标说。2008年,昆山分园的业态重心由科技园转向产业园。

  同时他们也发现,自己是最适合做这件事的人。因为在昆山,出自大学、依托大学,对国内高校和国际上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前沿科技成果最有判断并保持最密切联系的,是他们;而在大学科研端,最熟悉和理解昆山产业环境和需求的,也是他们。分园团队融入昆山有多深,可以从他们的身份中看出:刘万枫是昆山市人大代表,荀标是政协委员,而马扬飚则是昆山青联副主席。按照昆山市长管爱国的说法,昆山分园的团队既是昆山产业升级的顾问、参谋,又是动力源之一。

  “科技园提供的是专业的科技创新外包服务,我们和他们的合作是必然。如果我们靠自己慢慢学习、培育,可能这个过程要10年、20年,刘少奇说,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我们租的就是清华科技园的管理经验。”管爱国告诉本刊,昆山邀请清华科技园整体参与昆山的整体创新,“我们现在科技上的政策、人才、项目谈判等都要请他们来,他们的角色是昆山市政府科技创新顾问,为创新型城市要怎么做下去出谋划策。”

  找到了这个定位之后,昆山分园也突然觉得豁然开朗。“从北京走出来,到产业去,帮助地方培育新兴产业,帮助科研成果落地,帮助企业搞创新和国际化,这里头有赚不完的钱,空间太大了。”荀标说,“否则,你说我会盖楼,现在谁不会盖楼?20年前会盖楼就有人请你去搞科技园,现在谁请你?”

  的确,昆山之所以愿意请清华科技园作为自己的创新服务提供者,看中的也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科技园团队,“我们300个人,都搞不过他们30个人。”张国华书记告诉本刊。另一方面,昆山一直以来便有着超前的创新意识,在科技部、中国社科院组织的城市创新能力测评中,昆山多年位居全国县级市第一。“我们不仅是一个县,还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管爱国市长说,2008年昆山的GDP是1500亿元,到2030年计划增长10倍,达到发达国家城市水平,“靠什么?靠的是智慧、知识、更高效的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而不是过去由资源、资金、人力换取的经济增长速度。”

  张国华书记也表示,“原来的清华大学科技园还是以平台为主,现在昆山分园已经开始走向产业园了,很高兴这一突破发生在昆山。”

  从盖楼招租,到项目引进,再到搭建产业园和公共平台,推动区域创新,昆山分园自身一直在实践中“创新”。刘万枫认为,科技园本身是服务于创新产业的载体,但其实这个载体更需要创新,其中机制创新是最重要的。“机制好了,创新才能大面积出现;机制不好,创新就像盐碱地里长出的一根苗,但长不出好庄稼。”

  到2007年,昆山分园又在思考一个新问题,一个个龙头项目引进昆山之后,如何把人才和资源沉淀下来?实际上这也是昆山市政府一直在思考的课题。

  “一开始觉得干产业园这事很复杂,得有东西转换,科技园可以用土地、房屋来转换,做产业园,厂房是园里最不值钱的东西。找不到利益连通器。”荀标回忆说。

  后来昆山找到的办法之一是,由政府出钱,清华科技园搭台,建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2007年4月,昆山市人民政府、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精仪系、清华科技园合作成立昆山先进制造创新中心,中心设立“研究条件、设计检测、信息资源、人才队伍”四个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共性平台。2008年8月,科技园承担的“江苏省中小企业国内技术转移平台”项目正式立项,利用大学的资源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技术转移服务。借鉴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的成功经验,昆山也正加快建设工业技术研究院,目前它设在昆山分园科技大厦内,正在建设的工研院大楼与昆山分园一墙之隔。

  做飞机场,不做博物馆

  如今在昆山,科技园在空间上拥有2465亩地,其中分园园区465亩,与周市镇合作建设的“昆山先进制造装备产业基地”1000亩,另外1000亩则是由科技园和昆山高新区合作规划建设的“小核酸产业基地”,这里寄寓着科技园团队另一个梦想——在昆山打造国际一流的生物产业基地。

  与大压机一样,这个梦想也依托于一个核心项目的引进,这就是小干扰核酸项目。

  小核酸(RNAi)是一种细胞干扰技术,其发现者克里格·梅洛(Craig Mello)获得过2006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作为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发现,目前小核酸正处于产业化的探索阶段,也被认为将在未来10年给肿瘤、艾滋病、肝炎、禽流感等重大疾病制药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我国该技术的领军人物是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梁子才教授,早年梁教授在瑞典一所大学任教时,刘万枫曾在访问瑞典时拜访过他,得知他有意将该技术带回国进行产业化。后来梁教授回国创业时,应刘万枫的邀请,于2006年在昆山成立了瑞博(Ribo)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基于RNA干扰机制的核酸药物。

  但问题出现了,昆山原本没有生物制药业,单独一家企业在此难以生存。人才待不住,项目也留不住,只有通过聚集足够多的企业形成产业,生物人才才不会规模性流失,而只会在昆山流动。但昆山需要做生物产业吗?正好张国华书记早年就读的专业就是生物,他看到全球资源都在往生物制药这个新兴产业中投入,认为一定值得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73092.html

更多阅读

高职办学定位转型 行业巨变中的酒业大商转型(二)定位与方向

 行业巨变中的酒业大商转型(一)中提出了行业巨变中大商面临的五大问题,本文重点探讨定位、转型方向与策略。   繁华落尽,洗尽铅华。“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回忆,今夜重又走入风雨,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行业巨变,

高马二溪黑茶价格表 你的价格太高了(二)

在文章《你的价格太高了(一)》中,探讨了该如何判别对方是否在说谎。在本篇文章中,再进一步,如果对方在撒谎,那么你应该怎么办?如果你明明知道对方在撒谎,但你无法直接挑明,谈判该如何继续下去。撒谎是不可饶恕的,这是我们的第一直觉,但是在商

商务谈判策划书 商务谈判中易犯的错误(四)

 对于大多数企业经理人来说,没有接受过商务谈判的培训。在商务谈判中,很多时候是根据感觉或者经验来操作,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无意识地犯下一些错误,从而让谈判对手得到机会,对我方进行反驳或反击,使得己方处于不利的局面。在本篇商

网络游戏植入营销 日化植入营销——穿透市场的百厉之剑(一)

日化植入营销——穿透市场的百厉之剑(一)“植入式”营销概念已不鲜见,无论是模块说、切割论还是资源整合概述,更多的是形式上的嫁接,而未深入根土,更未贴近日化行业实际形势。当前,外资日化大军压境,雄霸高端,占据资本、技术及品牌传播优

声明:《第三次浪潮 mobi 清华科技园的第三次浪潮(四)》为网友旧爱太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