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看准时机: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
给对方鼓劲儿,千万不要误认为无论对什么事情、什么人都即刻大声地训斥,就是最好的鼓励方法。批评的方式和方法因事而异,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认识到自己和对方是不同类型的人。只看结果去批评的话,恐怕对方很难坦然接受。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呢?在仔细认真地听完对方的想法以后,把焦点集中在产生结果的过程中,让对方认真思索一下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是要个别批评好呢,还是要在众人面前批评好呢,仔细考虑好被批评者失败的内容和个人的性格,然后进行选择。 对方极其疲惫的时候,连听话的气力、体力都没有,这个时候批评对方,只会引起对方的反感,效果适得其反。
![第15节:抓住时机的人,错过时机的人(15)](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462319841322.jpeg)
不注意过程,只注重结果,妄加批评的话,对方不仅不反省,反而会产生排斥的心理。另外,还要考虑好是一对一的批评合适呢,还是在众人面前批评好呢?如果不仔细考虑好批评的场所的话,就会背离批评的目的。 上司的工作就是在拿出好结果的过程里,提醒部下、支持部下、给部下提出适当的建议。 如果上司在不当的时机下脱口而出:“没有结果的过程只不过是借口。”这样只会降低部下的工作积极性。 反过来,同样是“没有结果的过程只不过是借口”这句话,如果是在对方气力、体力充沛的情况下,或者是自己得到上司表扬后再被这样批评的话,下属就会暗暗发誓:“嗯,我一定要努力拿出结果来。” 批评对方的时机其实未必就是在对方失败,或者工作进展不顺利的时候。对方偏离自己本来的目标以后,如果察觉到的话,这时候就是批评的时机。对本人和团队来说,即便是在很顺利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批评。例如,本人的能力已经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依然满足停留于很低的目标上,裹足不前。或者是反复地重复以前的先例,不追求新的进步。无论是哪种情况,只做完当前的工作,却无法提高个人的能力或者整个团队的成果,这样下去是极其危险的。这种情况下,领导看到下属没有自觉意识到的话,应该及时地向下属提出并进行批评:“这样做是很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