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即:停下来的奋斗者



     继收购本土日化品牌小护士和羽西之后,化妆品巨头欧莱雅近日再度出手,以65.38亿港元的价格将本土面膜领军品牌美即收入囊中。美即创始人佘雨原与其妻子共持有美即11.7%股权,若按停牌前的收盘价计算,此次收购溢价24.8%,夫妻二人能成功套现7.7亿港元。

  实际上,这宗交易酝酿已久,虽然最终结果还需商务部批准,但其中并无大碍。而在交易完成之后,美即股票必须从港交所退市,网络上便出现很多人调侃美即的流行广告词:“停下来,卖给欧莱雅”。

  满怀调侃的草根们不会为任何冲动的投资者埋单。回首这20年来,一个个被外资收购的本土品牌,如美加净、小护士、羽西、大宝、丁家宜等,每一个几乎都在鼎盛时期被盯上,外资企业每一次收购都信誓旦旦地说前景一片光明,可几年后几乎都不约而同地走了下坡路,甚至销声匿迹。

 美即:停下来的奋斗者
  难道这就是本土日化品牌的宿命?

  奋斗者的中国式妥协

  总部位于广州的美即,早期以面膜代理起家,从此迅速崛起。2010年成功登陆港交所,2012年销售额升至13.49亿港元,净利润2.05亿港元,权威市场调研机构尼尔森数据显示:美即品牌在中国面膜市场的份额高达26.4%,稳坐第一把交椅。

  然而,和很多“中国合伙人”的创业故事一样,美即在创业之路上也是饱尝艰辛。

  以佘雨原为首的创业团队原是可采面膜的中国机构,负责代理可采在中国地区的推广与销售,曾一度占据国内面膜市场超过半壁江山。但好景不长,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可采欲吞独食,取消了佘雨原的“总代理”。一夜之间便沦落至无货可卖的境地,树倒猢狲散,佘雨原的销售团队也被迫解散。在巨大的压力下,佘雨原感到彷徨,最无助时甚至独自呆在厕所里掩面痛哭。

  痛定思痛后,佘雨原决定自己开创化妆品品牌。起先他推出了一大堆产品,最终确定了最熟悉的面膜品类,并锁定屈臣氏作为渠道突破口,他的思路是:如果先做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商超,就很难达到产品专业化与被快速消化掉的完美结合,只有屈臣氏能做到这一点。但屈臣氏进驻的高条件又让佘雨原举步维艰,35%的销售扣点、3个月的账期、厂商需承担公摊费用、要支持屈臣氏开新店或印刷传单等,佘雨原一方面想着节流,一方面也在想如何开源,后来他把5片装的面膜改成单片销售,又采用了五彩缤纷的“圆圈方”包装设计,而尽管各品类的面膜成本不同,但统一定价8元,这使得消费者购买时方便简单,可以随意搭配,极大地促进了销售。

  尝试大有斩获,美即又开始拓展传统渠道如大型商超、百货商店以及日化专营店。与此同时,美即登陆港交所完成了首轮融资,随即又展开品牌推广的强大攻势,各种小资情调、小清新风格的广告在电视媒体、楼宇广告、商超终端迅速铺开,The Magic Moment的品牌诉求伴随着清爽自然的钢琴音乐,手法十分“外资”,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美即。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市场向来陋习重重,什么好做通常就会一哄而上,特别是在面膜这个门槛较低的细分领域。美即成为榜样,许多本土品牌和中小企业纷纷跟风,如依琳娜、草舍名院、我的美丽日志、金蔻等都很快取得一席之地。而且鱼目混珠,竞争已趋于白热化。

  加之在低端用户群,真正关注产品概念、品牌文化的较少,更多的是关注产品价格和使用体验,特别是当面膜品类开始在市场上成熟起来之后,像美即小清新的营销策略肯定是行不通的。他们的宣传内容总是偏离消费者的生活,有人会因此看不懂。相应的,美即的宣传也渐感执拗和乏力。但竞争越来越激烈,美即必须在营销上费尽心机,这样下来,却导致利润率下降,单一品类的发展瓶颈随即凸显。

  这种现象较为普遍,如高露洁牙膏,甚至跨行业的苹果iPhone等,都被后来者不断蚕食掉市场占有率。而在红海市场,新的品牌必定挤占市场份额。低端面膜会表现得更为突出,因为其历来缺乏品牌忠诚度。那么,市场规模在经过一轮膨胀后,如果没有更新的概念和创意,就会经历一段平整期,竞争对手稍有动作,你的市场份额就会“失守”。

  美即除了有“成长的烦恼”外,还有一个问题摆在佘雨原眼前。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本土品牌所谓的“民族情结”究竟能值多少钱?佘雨原在行业浸淫多年,再一次遇上市场动荡加剧和发展瓶颈,有功成身退的想法也是很正常的。

  一笔划算的买卖

  很多创业者都抱有这样的心态,当年那么辛苦的打拼,其实就是想混出点名堂出人头地,可一旦变现的愿景即成现实,比当初想象的还要好,足够自己过上财务自由、令万人敬仰的日子,大大小小的企业家们会在诸多的想法中走向迷失。其中一个最普遍的想法是:将现有的都变现。

  对于日化巨头欧莱雅来说,它有自己的面膜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暂时也未遇到劲敌,但是,为什么选择面膜?又为什么选择美即?

  实际上早在2002年,欧莱雅就已经在“净白莹采”系列产品中推出美容焕采面膜,首次将织布式面膜引入中国。而此时的美即还未“出生”。10年后,面膜已然成为了第四大化妆品品类,被低端市场消费群体热烈追捧。

  而近两年来,从欧莱雅披露的2012年财报来看,其在华业务尽管连续第12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但增速已经明显放缓。面膜市场却在这时传来喜讯,自然是令欧莱雅怦然心动。

  欧莱雅中国区总裁盖保罗已经坦言:“我们一直在关心增长率、销售额等数据,但其实对欧莱雅最重要的是占据足够的市场份额。在达到14%的市场份额后,怎样获得更多份额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当看到诸如美即、屈臣氏等面膜品牌能迅速创造十亿元规模的市场时,欧莱雅除了重拾自信外,还需要重拾面膜市场。尽管面膜在外国市场并不流行,很多外资巨头都没把心思放在这个品类上,但对于一心想抢占市场份额的欧莱雅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既能下沉渠道,又与自己的护肤、护理等产品相关联。

  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欧莱雅加速向三四线市场布局的战略浮出水面:收购低端大众化品牌,弥补自己缺乏的细分领域,向乡镇市场渠道下沉,逐渐渗透中高端品牌。其中很明显的两个要点就是:收品牌和拓渠道。

  如此看来,收购美即绝对是笔划算的买卖。

  一来,面膜市场经过几年培育,目前已达成熟阶段,这正好是欧莱雅比较薄弱的品类,面膜一旦做好,其他品类一定是如虎添翼;二来,美即的品牌认知度在细分品类已达巅峰,对于善于运作品牌营销的外企来说,这是个好基础;三来,美即的销售渠道发展得十分成熟和稳健,而且很多在二三线城市已广泛铺开,欧莱雅不用花太大成本,即可通过这些渠道慢慢渗透自己的产品。这可谓一举三得,于是就如同《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情节一样,欧莱雅远在他乡看上了同样“有想法”的美即。

  覆辙还是逆转?

  据欧莱雅方面透露,美即被欧莱雅收购之后,将作为欧莱雅的一个业务部门独立运作,美即的董事会将由现任管理层和欧莱雅代表组成,佘雨原及原管理团队将继续留任,欧莱雅为其伸出300万元年薪外加90万元定期分红的橄榄枝。

  但显然,我们更关心的并非这些。

  针对美即是否会重蹈小护士的覆辙,还得看如下三个方面:

  1.美即渠道对欧莱雅的价值

  美即的销售渠道三分之一是屈臣氏,在屈臣氏13.9亿元的面膜销售中,美即的4亿元占到了28.8%,仅次于屈臣氏的自有品牌;而在商超等现代渠道中,美即占到四分之一的销量,剩余的是日化专营店和电商渠道。所有这些渠道对欧莱雅来说,可谓再熟悉不过了,拿来即能用,收购美即后可实现规模整合,扩大自己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渠道成本随之降低。

  2.美即品牌发展的潜力

  如上所述,面膜是很难形成消费者忠诚度的品类,而且美即低端草根的定位一时半会儿也很难提升,所以实际上美即品牌的价值远低于其渠道的价值。美即本身品牌的定位和诉求也不是很清晰,想要做大做强,肯定需要走品牌延伸的路子,但面膜这个品类又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美即要想做护肤品、个人护理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管理、技术和渠道都可能是拦路虎。美即本可以通过收购其他企业来实现品类扩张,可省去摸索和白手起家的初始阶段,可能是综合考虑了整合风险和管理挑战后,美即选择了最保险地卖掉自己。

  3.欧莱雅未来的策略

  往三四线渠道下沉、扩大经营品类、发力电子商务,这肯定是欧莱雅未来大的发展方向。从目前来看,美即至少还是有其可挖掘的价值,但当这些价值被利用完了,美即将何去何从?个人认为,被替代掉的可能性非常大。这并不是欧莱雅有整合不同文化管理团队的短板,也不是像小护士与卡尼尔定位重叠的问题,更不是欧莱雅不懂如何在三四线市场做营销,而是美即最大的核心价值只有渠道。借其渠道助力,欧莱雅既可以慢慢渗透现有的高档面膜,又可以创立低端面膜品牌,这并不困难。

  最后,从整个日化行业来看,目前本土日化品牌正在慢慢崛起:打头阵的是蓝月亮,占据中国洗涤市场已奇迹复苏至63%;上海家化也在不断收复失地,目前营收已追至欧莱雅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去年25.9%的增速则远超欧莱雅的12.4%。本土品牌不断蚕食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下,财大气粗的外资势必寻求扩张的机会,显然收购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中国市场还有巨大的空间,三四线市场远未开发完毕,对于在产品研发和品牌营销方面长袖善舞的外资巨头而言,渠道对它们至关重要。所以,本土日化企业的出路在于找到市场空白点,精耕细作,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方有生存之机。

  然而,商场如战场,商业收购并不像每一个童话故事一样,结局都是“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特别是外资巨头与本土日化之间的博弈,不难理解的道理是:当你的核心竞争力是可以被替代的,或是很容易被模仿的,那么就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本土日化企业真的到了“停下来,好好思考”的时候了,否则命运永远掌握不在自己手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7303.html

更多阅读

停下你的脚步,等一等你的灵魂 等一等你的灵魂

许多年以来,我一直很爱说这句话:“停下你的脚步,等一等你的灵魂。”在我过去的N年职业生涯中,不知为何,我总是以匆忙的奔跑的姿势出现在工作和生活中。在奔跑的过程中,我无心体味生活,无暇关爱家人,甚至,不曾留意过可以不留意的一切事物,更别

埃克森美孚:“保守巨人”的倒下?

埃克森美孚:“保守巨人”的倒下?就像不断膨胀的宇宙一样,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的发展似乎也看不到边界。2008年,它获得了高达450亿美元的利润,创下了全球上市公司的历史最高纪录。而2007年埃克森美孚还屈居行业老二,2006年则只名列第三位

驻足看身边的风景的诗 停下来享受美丽

——中国研磨杂志约稿研磨杂志编辑约稿:“停下来享受美丽”,这是某品牌的广告语,有声音认为,这应该成为中国企业自救的药方。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上来看,中国企业只踏油门,不踩刹车,欠缺的不是速度,而是质量。对于这个话题您怎么看 ?停下来

黑莓手机:迟来的业务再聚焦

    2011年我发表过一篇关于黑莓手机的文章,当时黑莓手机试图和苹果手机竞争,赢得智能手机市场,我预示这种努力将以失败告终。我在文章中说:“或许,黑莓手机是时候要记住令自己成名的原因,并让自己振作起来,找到自己优胜于苹果手机的特

声明:《美即:停下来的奋斗者》为网友路一直都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