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为沃尔沃推出了一份让这家亏损中的瑞典公司每年实现近100万辆销量的复苏计划。实际上,早在2003年前后,李书福就已经有收购沃尔沃的意愿。
本刊记者 王文正
半年前还将沃尔沃视为一个“美女”,“只能从远处睁大眼睛看,却不敢走近她”的“农家子弟”李书福,如今开始准备迎娶这位求之已久的豪门“佳偶”了。
10月28日,美国福特公司对外发布正式声明,宣布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为沃尔沃汽车公司的首选竞购方。随后,吉利集团对此发布公告称,对福特公司的该项决定表示欢迎。目前,吉利和福特汽车就购买沃尔沃事宜还在进行艰难的谈判,双方存在的主要障碍就是知识产权的问题。
据《浙商》记者了解,吉利正在四处寻找、洽谈沃尔沃在国内的生产基地。其中位于浙江宁波的杭州湾新区就是其中的选择地之一。当地一些官方人士向《浙商》记者透露,吉利将在杭州湾新区投入30亿元,打造沃尔沃某高档车型的生产基地。
此外,各地政府都对此项目表示出热情,有的愿意提供资金支持,有的则愿意提供土地。此前也有消息称,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广东东莞以及山西也是吉利建沃尔沃工厂的洽谈对象。
上市公司不参与收购
收购沃尔沃,一共需要多少资金?这些资金的来源如何?对这些问题,吉利方面三缄其口,对外界统一口径称:“鉴于谈判目前尚处于保密阶段,我们不便做进一步的评论。但是,在银行的支持下,我们完全有能力完成这一交易。”
此前,吉利在市场募集资金让外界一致猜测,其是为收购沃尔沃做准备。
今年9月23日,吉利控股发布公告,高盛旗下投资基金合伙人VI基金同意斥资18.97亿港元购买吉利控股2014年到期的可转股债券(共9.98亿股)。同时,吉利控股还公布了发行3亿份认股权证的计划,每股行权价为2.3港元,自协议签订之日起,7年内可以行权。假设高盛最后行权,将再获得吉利控股3.5%的股份,合计持股15.6%。这样,吉利控股通过上述操作有望募资25.86亿港元。
对此,吉利控股断然否认。吉利行政副总裁桂悦生称,此次募资主要用于公司的资本支出、潜在收购和一般企业用途,与收购沃尔沃无关。所谓“收购”,是指将吉利汽车目前在内地的三个新建生产基地,收归香港上市公司。
“吉利在香港的上市公司没有参与此项收购。”袁小林告诉《浙商》记者,“吉利汽车并没有对沃尔沃收购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不会在将来参与沃尔沃在中国的任何活动。沃尔沃和吉利汽车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因为它们的细分市场并不相同。”
在公告中,福特表示,由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领衔的财团是目前正在进行的有关沃尔沃汽车公司潜在出售事宜的“优先竞购方”,福特不打算保留所持有的沃尔沃汽车公司股权。
“我们希望买的是100%的沃尔沃汽车公司股权。”袁小林说,福特的声明正是双方谈判的结果。“最重要的是福特宣布我们是首选,至于说下面进一步的细节谈判,需要多长时间,作为商业谈判来说不便揣测。”
那么,收购沃尔沃究竟需要多少钱?福特和吉利在公告中均未公布。但据此前欧洲媒体报道,该项收购接近20亿美元,远低于福特在1999年购买沃尔沃时支付的64.5亿美元。而袁小林则拒绝透露究竟是哪些银行成为该项收购的“靠山”。
吉利筹划长达6年
对沃尔沃这个“豪门女郎”,“农民”李书福可谓“钟情”已久。
吉利收购沃尔沃项目公关公司总监任大庆告诉《浙商》记者,早在2003年前后,李书福就已经有收购沃尔沃的意愿。但这样的想法,对当时一家汽车年产量只有几万辆的民营企业来说,简直是白日做梦。
然而,李书福最不缺乏的,就是实现梦想的力量。
2005年,吉利汽车在香港“借壳”上市,为日后的融资建立了渠道。2006年,吉利又通过海外资产管理公司入股英国锰铜公司并成为其第一大股东。随着海外交际圈扩大,吉利开始与国外资深顾问、财务管理人、咨询公司及跨国财团频繁接触,并酝酿大展拳脚。有媒体报道,在去年1月的底特律车展上,李书福曾与福特首席财务长勒克莱尔有过短暂会晤。而在今年7月,高盛前总裁、担任福特汽车董事多年的约翰·桑顿,曾经代表福特汽车同吉利方面有过接触。
吉利方面透露,为了确保竞购成功,吉利曾联手国际投行、咨询公司等组成强大的收购团队,为潜在地收购沃尔沃事项做了充分的调研和可行性分析。
在漫长的预谋之后,吉利塑造了外围的“人和”。而金融危机却让吉利为谋划赢得沃尔沃锦上添花,创造了“天时”和“地利”。
从“天时”看,2008年以来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让沃尔沃轿车销量下滑近26%,亏损达数亿美元。今年一季度,沃尔沃亏损约5.1亿美元,二季度再次亏损2.31亿美元。
从“地利”看,2009年,沃尔沃在中国的市场销售却一枝独秀:继前8个月销量劲增42%后,在9月单月的同比增幅又达到79%,以势不可挡的增速在豪华汽车市场名列前三甲。无怪乎有评论认为:“沃尔沃唯有选择中国,才有出路。”
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年初,福特通过投行向外界发出出售沃尔沃的意愿后,立刻得到了吉利等多家意在拓展国际业务的中国汽车公司的积极响应。此后,在奇瑞、北汽等国内企业相继退出竞购沃尔沃行列之后,吉利成为唯一竞购沃尔沃的中方企业,并获国家发改委审批。
“一直以来,吉利都在保持与福特的接触,我也一直在参与收购事宜的谈判。吉利在收购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如今发布公告,就是明确双方谈判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任大庆说。
保持沃尔沃的高度自治
吉利公告称,沃尔沃目前的工厂、研发中心、工会协议和经销商网络将得以保留,同时,沃尔沃将借此进一步增强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网络和采购渠道。吉利集团还表示,未来的沃尔沃将由独立的管理团队领导,总部仍设立在瑞典哥德堡。
“我们的设想是让沃尔沃管理层依照其独立的商业计划开展运营,保持其管理权的独立性,巩固该品牌在豪华家庭车、运动休旅汽车方面的领先地位。” 负责吉利收购沃尔沃项目的副主任、吉利发言人袁小林说。
尊重被收购企业的文化与传统,似乎已经成为吉利控股集团的“传统”。事实上,今年年初,吉利在收购全球第二大独立自动变速箱公司澳大利亚DSI后,没有派出一个中国人进入管理团队。而这样的选择,带给这个破产企业的是生产的全面恢复和新产品的持续开发。这种与购买资源型的中资企业截然不同的做法,受到了澳大利亚媒体的好评。
“我们决心保护沃尔沃的品牌与价值,我们将支持现有管理团队领导沃尔沃向前发展。”
袁小林告诉《浙商》记者,沃尔沃的价值在于它具备制造全球最安全、最佳汽车的专业技能,同时其在品牌、管理、技术以及工程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
不过,他也表示,在适当时候,吉利将为沃尔沃未来的管理进行规划。“公司将成立一个由各方代表组成的独立管理委员会,并帮助把握沃尔沃的战略发展方向。”
吉利成为首选竞购方的声明发布后,李书福即发表了看法:“我们很高兴看到与福特公司的协商取得进展。如果双方达成最终协议,吉利将维护和加强沃尔沃的世界级品牌的传统地位,并继续发扬此顶级品牌在安全性和环境技术方面的全球声誉。”李书福还表示:“对吉利而言,这是充满战略意义的一步,既表明了我们将致力于沃尔沃品牌在全球一百多个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将进一步巩固我们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地位。”
吉利能带给沃尔沃什么?
尽管还没有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尽管双方还在就细节问题作进一步的谈判,但吉利方面已经显示出志在必得的信心了。
10月30日,李书福在上海出席某商业活动时表示:“吉利对收购沃尔沃胸有成竹,我相信肯定能成功。目前收购谈判还处于初级阶段,整个过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
不过,与此相比,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吉利能够给沃尔沃带来什么?沃尔沃得以复兴的几率有多大?
“这笔交易是吉利集团未来最重要的一项投资,集团希望继续挖掘沃尔沃品牌的潜能,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上的潜力。”任大庆说,吉利集团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深入了解,将使沃尔沃在这一最重要的汽车市场上不断提高品牌竞争力,也将为沃尔沃带来更多机会。
同时,他也表示,吉利希望保留沃尔沃在全球的生产设施和供应基地、遍布100多个国家的销售渠道和全球2400个经销商。
对此,资深汽车评论员李安定认为,吉利的强项在于其全球汽车业最强的成本控制能力。此前,人们公认节能、环保、安全是新世纪全球汽车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些方面通用做得很努力,丰田也走在前面,但是金融危机一来,通用倒闭,丰田滑坡,全球很多车企也悉数进入严冬。
“现实变得很简单,成本重新成为汽车业除节能、环保和安全之外的第四主题,世界汽车未来的方向就是又便宜又好。”这正是吉利的机会,也是全球汽车重心转移中的中国机会,“李书福接下来要做的是如何让沃尔沃转亏为盈。”李安定说。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则认为,吉利购买沃尔沃的目的在于把沃尔沃零部件、整车的核心技术学会,而不是去帮福特填窟窿。因此,吉利能否成功要看收购后的运营、管理方式是否适当。
(本刊记者倪轶容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