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基业长青企业员工秘笈:做不可替代的员工》
过了几年,他用平时积蓄的7000美元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这位推销员不是别人,他就是华人首富李嘉诚,香港著名商业集团“长和系”的老板。 海默锐评 李嘉诚的成功,源于执着的信念、辛勤的劳动,也与他凡事找窍门的习惯息息相关。在五金厂销售白铁桶的过程中,其他人都以杂货店为推销对象,就好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年轻的李嘉诚毫无优势可言。于是,他采取直销的方法迅速抢占市场。而当自己的做法被别人大量仿效的时候,他又另辟蹊径,锁定中下层居民区的老太太为目标客户。就这样,李嘉诚在推销方面不断摸索独特的窍门,获得不小的成功,为他日后的辉煌打下了基础。 当然,窍门并不是那么好找的。好找的窍门,也未必是什么好窍门。关键在于,你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这些都离不开刻苦的学习和钻研。 第六节 细节决定成败 英国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代代相传,广为传唱: 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 掉了一只马掌,瘸了一匹战马; 瘸了一匹战马,败了一次战役; 败了一次战役,丢了一个国家。
![第48节:强大执行力是“不可替代”的标志(9)](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455280152471.jpeg)
这首民谣与英格兰流传的一个历史故事有关: 15世纪末,为争夺王权,英格兰王查理三世与兰加斯特家族的亨利伯爵厮杀了30年。1485年的冬季,双方进行了最后一场较量。战斗进行的当天清晨,查理派一个马夫去为他备马。马夫就跑去催促专为军队打铁的铁匠:“快点给它钉掌,国王等着骑它打头阵呢。” 铁匠回答:“我的铁片用光了,我得先去打点儿铁片。” “国王等不及了,”马夫大叫起来,“敌人已经打过来了。” 铁匠把一块铁打成了马掌形状,固定在马蹄上,然后钉上钉子。可钉了三个马掌后,钉子又没了,于是他对马夫说: “真是不巧,我要花点时间砸出一两个钉子来。” “你没有听见军号吗?”马夫嚷了起来,“你想要国王怪罪我们吗?” “那好吧,”马夫无奈地说,“没有钉子我也能钉上马掌,但不是太结实。” “好吧,凑合着用吧,上帝会保佑我们的国王的。” 战斗打响了。查理三世骑在战马上,带领士兵冲锋陷阵,把敌人打得连连后退。查理三世眼看胜利在望,于是催马向前,突然战马一个趔趄,那只没钉钉子的马掌掉了,战马跌倒在地,把国王掀了下来,受惊的马儿则跳起来逃走了。士兵们见到国王的马跑了,误以为国王阵亡,顿时军心大乱,溃不成军。查理挥舞着宝剑,愤怒地高喊:“马,马!一匹马倾覆了我的国家!” 战斗结束了,亨利伯爵的家族成了英格兰的新主人。 一个铁钉掀翻了一匹马,并间接倾覆了一个国家。用一句很流行的话来说就是:细节决定成败。有些细节工作虽然简单、琐碎甚至卑微,但更能考验一个人的思维品质。疏忽细节的人,最终很难做成大事。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是这个意思。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在现代企业中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的企业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 这是著名管理学家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的精辟论述。成熟的现代企业,大都在细节的管理上下功夫。在专业化分工日渐加强的现代社会,关注细节的员工,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更有可能成为不可替代的员工。 下面的例子就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职场经典:两个小职员 (1) 日本索尼公司销售部有一名普通的接待员,她的职责之一就是为客户订购火车票或飞机票。有一段时间,由于业务关系,她常为美国一家大公司的总裁订购往返于东京和大阪的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