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如何正确地使用金钱:节俭》
4 做个真正的聪明人,而不是"守财奴" 相对而言,富人因为过分敛财而受到的惩罚,比穷人缺衣少食来的还要痛苦。因为怕失去财富,富人往往会变得愈加吝啬。他们总是担心有一天自己会变得一无所有,会流落街头乞讨为生。关于这些,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一位曾经的伦敦首富,破产之后苦苦支撑了一段时间。然后,他被迫回到乡下,要求接受教会的救济--就好像其他穷苦人一样,尽管他还能维持生计。在得到救济之后,他却死去了。 在北方的一个郡,一位最富裕的商人临死之前也受到了别人的救助。不过,给予这些家道中落者的救济款项,正来自一些富裕慈善家的捐款。 那么,这些富人在死后会留下些什么呢?只有一个"豪门巨富"的头衔。可是,一个人地位并不仅仅是财富造成的。金钱,就好比麻醉人心的毒品,不断地吞噬着人们的理想和抱负。只有粗俗愚蠢之人才把金钱当成财富来羡慕。 在今天,最富裕的人之中,大多是只以攫取金钱为生活第一要义的暴发户。他们不是道何谓财富的真意,也毫无道德情操、社会价值可言。前一阵子,政府披露了一个列有224名百万富翁的名单。其中的一些人纯属守财奴,一些人是善于做投机买卖的"聪明人",一些人是土财主,另一些人是制造商或煤矿主,最后那些人默默无闻,在他的社交圈子之外无人知晓他的来历事迹。于是,你能够看出,这些所谓的"富翁"其实很值得怜悯: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地位坐标。我只能说,他们可能只有在死的时候才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富翁。 杰瑞米·泰勒曾说过:"世界上所有的人,包括富人和贪婪之徒都将看到,对财富孜孜以求将给他们带来多么苍白、空洞的回报。他们留给世人的只有金钱,在临死之际,人家只会这样评价:他是一个有钱人。可是,钱财于他们究竟有什么意义?你一无所有的来到这个世界,到死的时候一样也是两手空空的离开这个世界,那些身外之物,在面对死亡时多么虚幻!"
![第39节:做个真正的聪明人,而不是‘守财奴‘(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452448200521.jpeg)
戈尔夫人这样写道:"之所以会形成金钱崇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不公和家庭财产分配的不确定性。如今,英国人竞相追逐这股潮流,比起其他欧洲国家,英国人的做法更加极端,也更加急功近利。就连那些没有沾染上"绅士派头"以及矫揉造作作风的人们--生活在田园乡间,远离尘嚣的士绅和专业人士们--也被这股潮流折磨得不堪其扰。" 这样的人只对金光闪闪的"财神爷"俯首帖耳,却从不顾及伦常亲情,盲目到失掉尊严和个性的地步。在愿望不能达成之时,他们就会落井下石,不惜一切代价地诋毁、伤害他人。他们的人生就好似一场豪赌,从出生之际就沉醉在权力金钱的争夺中。为正直的人们所不齿的做法:金钱操控的婚姻、狡诈无耻的商业交易、政治竞争中的损公肥私……都可以从中找到原由。 不管是民主党和是共和党,不管出身贵贱,成为百万富翁是许多人的梦想。从历史上看也是一样,不管政治体制如何不同,人们对财富的渴望却是无甚两样的。一些名人,比如大·加图是一个大名鼎鼎的高利贷者,他致富的一大秘诀就是低价购买少年奴隶,在把他们养壮实之后高价传买出去,而布鲁图斯,当他在塞浦路斯的时候,就以放债敛财,他给别人的贷款利息井然高达48%!不过,却没有敢说不好。 领导美国争取了自由与独立的华盛顿,拥有为数不少的奴隶。尽管思想开明,但他并不是一个废奴主义者。他把自己名下的奴隶们转赠给了自己的夫人,却从未想过帮这些奴隶恢复自由。 纽约市政府则存在着相当严重的腐败问题。据说,纽约有头有脸的大人物无不深陷于腐朽政治的罗网中。密尔先生也说过,美国东北部诸州的人们显然已经摆脱了社会的不公,在那里,人口与资本、土地的比例足以保证每个人享有富足安定的生活。他们的权利受到《宪章》第六条的保护,基本上不需要担心生计问题。然而,按照密尔先生的话来说,"这些好处给他们带来的就是:男人们一辈子为了赚更多钱而活,女人们一辈子花在培养赚钱的下一代上。"他接着说,"这,并不是今后的慈善家们所乐见的那种所谓的‘完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