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1948年,纳什到普林斯顿大学读数学系的博士,那一年他才20岁。这期间,他继续从事纯数学的博弈论研究,发表了关于非合作博弈的博士论文和其他相关文章,确立了他博弈论大师的地位。学生时代的纳什,惊世骇俗地向世人宣布他的核心观点:"竞争会使人人尽输"。 在20世纪50年代末,纳什已是闻名世界的科学家了,也是继冯o诺依曼之后最伟大的博弈论大师之一。他提出的著名的 "纳什均衡"的概念,更在博弈理论中起着核心的作用。 说到博弈论,这门现代数学的分支科学,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甚至更早。2000多年前,中国著名军事家孙膑利用帮助田忌赛马取胜,就属于早期博弈论的萌芽。博弈论的英文为"game theory",直译过来就是"游戏理论",而人类的种种游戏,无论是下棋、牌、体育况技甚至当代的电脑游戏,都是离不竞争的。中国古人称"世事如棋",也正说明世间的一切事情,都如同一场场竞争者的游戏。 创立了现代博弈论的数学家是冯o诺依曼,然而,在冯o诺依曼的时代,这门理论过于抽象,使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在很长时间里,普通人对博弈论知之甚少,它只是少数数学家的专利。而"纳什均衡"的提出,标志着博弈论的新时代开始了。因为纳什的贡献,博弈论开始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军事科学等领域础。 然而,纳什小时孤独内向,老师也认为他不合群、不善社交。不仅如此同,纳什还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学生,他经常旷课。据他的同学们回忆,他们根本想不起来曾经什么时候和纳什一起完完整整地上过一门必修课。 约翰o纳什.jpg 约翰o纳什

有人说,站在金字塔尖上的科学家都有一个异常孤独的大脑,纳什也是如此。正当他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30岁的纳什得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有一天,同事们看到他神情沮丧地拿着一份普通的报纸走进办公室,他说,报纸里藏着来自外星人或是外国政府的密码,只有他能获破译。他开始赤身裸体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园时奔跑,没日没夜地黑板上演算着没有一个人能看懂的代码,被人们称为"普林斯顿的幽灵"。他甚至写信给毛泽东,要求政治避难……。 尽管纳什发病后决心辞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职位,但他的同事和上司们却爱才有加,想尽一切办法挽救他。当他被关进了精神病院,同事们还给当时美国最著名的精神病学专家打电话说:"为了国家利益,必须竭尽所能将纳什教授复原为那个富有创造精神的人。"人们还成立了一个资助纳什治疗的基金,并在美国数学会发起一个募捐活动。纳什的妻子更是以过以毅力和耐心照料着纳什,在众人帮助之下,纳什终于康复,还于1994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