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公司甚至连家人都认为我是不务正业的时候,我仍然带着王翼在网上日夜兼程。
后来,他们都很奇怪我是如何坚持下去的,更惊讶我们的成功。每到这个时候,我都说是——运起冲天。 在我看来,运气只是看似成功的理由,它实际上来自于坚持不懈,而坚持又来自殚精竭虑的思考和设想。 其实,从六月底,我和王翼就分别有几个“疑似客户”了。但除了经常在网上聊天外,偶尔谈到业务时,也最多就是让我们放心,说“将来肯定会有合作机会的”。 忙忙碌碌中就到了七月底,还是没有最终确定哪怕是一个客户,说不着急是假的。实际上,连我自己都有些沉不住气了。 虽然仍在坚持,但我的信心有些动摇了。我在想是否我们目前用的方法和思路有问题,但我始终没有怀疑过——阿里巴巴网络应该具有营销功能的判断。 经过数日的冥思苦想,我终于又对营销方法做了些微修正,又继续走了下去,直到成功。 因为从道理上讲,我们货运公司做的不是那些具体的产品销售,合作双方不需要详细阐述产品的各种细节质量、性能方面的问题。 如果是那样的话,就算你卖的产品是城隍庙的旗杆——独一根,也不管你如何费尽口舌,试图详尽展示和描述那些说一天不如看一眼的产品,也不一定能得到客户的认可。 接着,就算客户相信了,有了向你订货的意向,也存在着、打样看样、按样验货,或者先打款还是先交货的问题,弄得买卖双方都有前怕狼后怕虎的顾虑。 货运行业则与众不同。它适合于用语言和文字描述,就可以清楚地表达承运人和托运人双方的标的和具体要求,不存在隔山买牛似的顾虑。 一旦洽谈成功,开始合作时,也需要我们货运公司首先付出——即:先派车为客户运送货物,然后才涉及付款的问题。 也就是说,买方不会存在过多的思想顾虑,这也是我看好本行业网上营销的原因之一。 一直到现在,我也始终认为——货运行业是非常适合在网上进行业务洽谈的。关于后续付款问题,我也早已有所考虑。不说做到万无一失,可事实证明也是妥善周到,双方满意。 为此,我颇为得意。可这是后话。有些朋友常把万有引力定律归结到一个苹果上去,从而忽略了牛顿的脑袋。
其实,牛顿肯定是在正在思考“引力问题”的时候,正好被落下来的苹果匝道脑袋的。呵呵,所以才有了一个伟大的万有引力定律。 我想,如果牛顿脑袋里正想着“弹力”的话,虎克定律可能就叫牛顿定律了。 关于成功,更充分的例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从大学辞职前,就已经深刻认识到,主要是来自于毛主席对中国当时情况的长期思考。决不是一句“艰苦卓绝的奋斗”能涵盖的。甚至“土地革命”,“统一阵线”等等也只是手段而已。 像义和团、太平天国、甚至蒋先生领导的国民党,哪一个不艰苦卓绝,可他们却一直奋斗到灭亡。还有毛主席之前的陈独秀、李立三、甚至王明也不是来请客吃饭的,同样是奋斗,但结果截然不同。 现在看来,只要有了毛泽东思想的领导,共产党就算再重来一次,也依然会从弱小走向强大,最后照样还会当家作主人。 为什么? 看看《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和《论持久战》就全明白了。 满篇全实“力学分析”——主席管它叫阶级分析。光看其对比,就会一目了然。 就是说,在任何时候,毛主席、共产党都跟多数人一伙,而与他们对抗的总是少数人。 再看看电影《亮剑》中,赵亮对国民党降兵的喊话,就更清楚了。 听听,赵首长一口一个“咱”地说,“咱们都是受苦人,咱解放区已经给你们大家分了土地,可国民党不同意。咱们怎么办?”。 甭往下多说啦,当然是参加解放军,拿起枪保卫给“咱”分到手的土地和保卫给“咱”份土地的共产党了。那劲头,真是想拦都拦不住,而且,谁拦着准会跟谁玩儿命。
咱现在估计,在秋收起义前,毛主席就已经在考虑将来是建都北京、还是南京的问题了。不管井冈山和长征中有多艰苦,他老人家都知道那只是最终胜利之前一次次短暂的波折而已,当然就会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 至于疯狂的小日本入侵,那只是加快了改变国、共两党力量对比的速度,和缩短了共产党取得胜利的时间罢了。 既称伟人,总是能审时度势的。 邓大人的“摸着石头过河”理论,其实也只是一种鼓励而已,为的只是让国人有勇气去尝试去开拓。 您要是真以为,昨天的蓝图或者今天的成果,完全是靠摸着石头过河摸出来的,呵呵,就是今天的童话了。 天地悠悠,宇宙洪荒,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定势,其实早就清晰地呈现在高人的脑海里了。 这绝对没有赌徒般“胜负在此一举”的疯狂偏执,而是深思熟虑后、谋而后动的坚定的战略指引。 虽不能和伟人相提并论,但任何开创性的事业,都需要深刻细致的思考与成熟超前的设计。 善创业者,无不是三思而后行的人。 网络世界虽是虚拟的,但我确定网络的天河中是有真实石头的,就是真正的客户。虽然尚不知“石头们”的准确位置,但其大概范围是能够预测出来的。所谓开创网上营销之路,按我的理解,就是要摸出网络天河中的一个个真实的石头。 至于执行过程中的“艰苦卓绝”,却已经是最容易的部分了。 虽然没有伟人们的智慧,不等于说咱就没有了思考的权利。 对我来说,不四处想办法,就不会从那个幸运的五一节;不勤于思考,就不会联想到去网上开发业务,就更不会有货运行业适合到阿里巴巴网上营销的结论。 否则,又哪里会有信念无敌,有哪能不理会外界的误解和干扰,去支撑那被称为“百日网战”之中的疲惫之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