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显示,今年四季度,加加食品瞄准中高端市场的“20万吨优质酱油”将投产。中高端产品渠道相对于海天和李锦记仍显薄弱的加加,能否借着此项目“翻盘”? 加加的产品线已涉及酱油、食用植物油类、味精、食醋、鸡精调味料等。酱油和食用植物油两块最大的业务共占其营业收入的86.15%。 2008~2011年,加加的营业收入分别是11.13亿、12亿、13.75亿、16.83亿,2012年下滑至16.57亿,而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同比去年也仅增加了4.39%,加加快速增长的道路似乎要转弯了。 对于增长业绩的放缓,加加的回应是:今年整体增速放慢与植物油销售下降密切相关,而调味品业务增长幅度不够大与酱油产能不足有关。不过在专家看来,加加近一两年业绩增长的放缓,与其精力分散有关。 从去年至今,加加先后发力推出面条鲜、原酿造和原浆等多个新品。“加加在新品种的推广上投入大量资源,致其销量占比最大的老抽因资源投入不足,销量出现了一定的下滑。同时,推茶籽油应对湖南市场的金浩,推挂面应对同在湖南的克明面业,上市后加加扩张的步伐显得有点急躁。”调味品业营销专家陈小龙说。 瞄准中高端市场,或许是加加试图解决目前困境的一种选择。 加加半年报显示,其在加深挖潜和开拓“新市场”:以K A事业部为工作先锋,积极推进“一线城市”“一线渠道”进驻效率,以“原酿造”“面条鲜”为主的中高端产品已经成功进驻到北京、广州和深圳等地的K A卖场,及重要品牌连锁超市。同时推出淡酱油新品种,设想扩大中高档生抽系列产品,还加强了市场宣传。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者的成熟,高端市场的消费潜力已被释放出来。但他同时指出,加加以前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思路,着力开拓营销成本相对较低的二三线市场,正因如此造成加加在高端产品的布局上起步要晚于海天、李锦记等同行。
![加加食品:艰难“向上”?](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43367769161.jpeg)
陈小龙也指出,中高端产品要进入一线市场的KA渠道,其庞大的推广费用可能短期拖累加加的利润增长。而调味品是消费习惯很强的一个品类,淡酱油源自日本,消费者并未熟悉这个概念,会有一定的难度。 对这些质疑,加加也坦承:新产能建成后对销售提出了新课题,无论是释放量能、时间进度还是品种结构,都会给公司业绩造成影响,所以未来三年是考验公司市场发力效果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