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周晓光用电视广告的形式广泛征集选民建议时,连熟悉周晓光的人也认为有全国人大代表身份的企业家在“哗众取宠”。这种不太恭敬的评价也许言过其实,一时间,周晓光成为议论纷纷的焦点人物。
周晓光也承认“没想到这件事会这么轰动”。事实上,周晓光早就是义乌名人,在中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她在短短二十年里,不仅完成由一个两手空空的村姑到亿万富姐的创富神话,而且她一手创办的新光公司在女人饰品制造行业享有世界声誉,也因此赢得“饰品大王”桂冠。初衷只为温饱周晓光回忆自己走了6个多小时的山路来到义乌火车站,平生第一次坐上火车,兴奋竟多于第一次闯世界的茫然。事隔多年,周晓光坐飞机从地球这端到那端,犹如家常便饭,回忆起当年坐火车的心情,依然激动不已。
凭着勇气和自信,她让母亲借了几十元本钱,做起“跑码头”生意。一个女孩子出门自然比男孩子困难得多,挤火车,赶汽车,为了不耽误时间,还经常白天摆地摊做生意,晚上坐车赶路。就这样夕发朝至,走南闯北,6年之间,周晓光跑遍大半个中国。 周晓光说,当时她只拿着一本中国地图,沿着公路、铁路往前走,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为了5个妹妹和一个弟弟过上好生活。 6年闯世界的结果,周晓光赚了2万元。十年炼回一桶金1985年,跑过三江六码头的周晓光嫁给了卖绣花样的东阳人虞云新。婚后,两人拿出所有积蓄,在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里买下一个摊位。 在东北卖绣花样时,他们看到东北女子喜欢戴花花绿绿的头饰,周晓光凭着女人的敏感及爱美天性,选定经营饰品。于是,丈夫到广东进货,她在义乌练摊。几年下来,他们在义乌最好的住宅小区买下新房,在市中心朝阳门买下了店铺,事实证明周晓光的眼光很准,没过多久,朝阳门成为义乌市中心的商业黄金地段。 出来闯世界时想要的几乎都实现了,孩子也出生了,似乎该停下来歇歇了。周晓光好强的性格却丝毫没有改变。 1995年7月,夫妻俩毅然拿出700万元投资办饰品厂,义乌大地上从此有了一个闻名全国的饰品生产基地。周晓光有了自己的实业。每天开发100款。 1995年到1998年,新光饰品厂以连续翻番的速度发展,并在全国建立了自己的产品销售网络,一举成为国内饰品行业的龙头企业。 由于是行业“王中王”,新光每天要开发100余款新产品,跟随的企业自然多,这并没有让周晓光感到满足。她认为,别人跟得快,我才跑得更快。周晓光的大度是出了名的:每次出国参展回来,周晓光都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甚至学到的毫无保留地告诉同行。“独木难成林。”周晓光这样说。
精心打造团队,也让从国有企业加盟新光的江泽林副总经理深有感触:我离开国有企业到私营企业干了4年,感受比在国有企业干了10年还要深刻。 小饰品“惹火”大香港饰品行业有个特点,周期短、更新换代快,没有强大的设计开发能力根本无法在市场立足。 2000年5月,对周晓光来说是一个转折,这位普通中国女性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的国际珠宝饰品展上着实“火”了一把。来自亚洲、美洲、欧洲50多个国家的70多个客户被她的产品吸引,4个展位挤满客户,带去的8名翻译不够用,又临时请了4名。一些客商在会场上轮不到下单,只好索要有关资料再赶到义乌面谈。周晓光也是首次打破了由韩国和中国香港人称霸饰品市场的局面,在参展的57个国家和地区226家企业中崭露头角。 什么原因使并不知名的新光在国际市场上创下辉煌?“我是被逼出来的。”周晓光一言概括。全国饰品行业共有企业2000余家,其中1000多家集中在义乌,产量约占全国的70%左右。作为义乌市饰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产品一面世,马上被仿冒,而且价格比“新光”低许多。有时新产品仅生产一两批后即被迫停产。国内饰品行业低价位、低品位、低质量的恶性竞争,使该行业过早步入萎缩状态。这种情况下,周晓光把目光瞄准国际市场。为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饰物的要求和理解,周晓光的足迹几乎遍及亚、欧、美。有一次,仅仅为了买下一张美国某老牌企业的产品设计构思说明书,她毅然掏出了2.4万美元。回忆香港之行,周晓光仍充满激情,“我第一次带着自己的产品参加国际展览,获得空前成功,大增信心,我完全有能力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我不但要做中国的第一,而且要做响中国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