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办公室情色(18)](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432781038183.jpeg)
系列专题:《职场生存状态体验之书:白领黑皮书》
我不怪这位从未离开过家,毕业后跳槽无数,在跨国公司步步高升,发愁的只是如何买到最新款包包和明天Party穿什么的女士,不怪她无法理解抛妻弃子,远离家乡苦熬一年只是为了这10来天远赴千里之外家乡的团聚。只是奇怪媒体也好,网民也好,为什么会将更多的关注投注于几张不辨真伪的私人照片,把同情交给和我们的生活毫无关联的二级小明星。而不是那些安徽小保姆,还有广州火车站其风冷雨中拥挤推搡,只为登上下一班归家列车的四川工人? 《娱乐致死》的作者Neil Postman在他的书里写道:一切公众话题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并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致死的物种。 虽然除了写下以上文字,我并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但如果一定要选择一种死法的话,我实在不要娱乐致死,因为这种死法,会无比麻木,而且死得很难看。 后记 一期一会 上周,有两位同事相继离职,是那种互相仰慕但交往不多的隔部门的同事,有一些尊敬客气的工作来往但并不熟捻。有点像江湖上天各一方的剑客,有心相交但往往失之交臂。说实话,这类的同事在公司里是最多的一类,特别是那些过千人的大公司,每日来去匆匆,有时在同一楼层工作两三年也只是点头之交,无暇也无意有更深的了解。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现实和不好的经济情况下,早经历了十几年来来往往的我,不会再像十年前为相熟的同事的别离,或是在工作几年后离开而痛哭,所以按部就班,Farewell饭吃了,礼物送了,照片照了,email发了,我想,一切就该平静结束了,周二,一个走了; 到周五下午六点多,当张学友的祝福的歌声响起,看着这个外表斯文有礼,做事专业认真的财务经理温文尔雅地在办公室里与大家一一作别,目睹他高高瘦瘦的背影渐行渐远,消失在门口,一阵伤感失落突然击中了我,连忙回去对着电脑坐下,免得眼泪当众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