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一词是“小白痴”的简称,原来是对网络上不守礼节、不守秩序、不会自我规范的人,以及智商太低或理解力太低的人的戏称。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小白”的概念早已超越了贬义的范畴,而代表刚刚接触移动互联网的新鲜用户。 从某种意义上说,移动互联网进入了一个小白时代。最近《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国内网民规模接近6亿,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而工信部统计的同期数据则显示,国内移动互联网数据流量消费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长,2G用户加速向3G用户转化,每个用户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212.3M。而在这些数字背后的用户,大多是第一次接触移动互联网的典型“小白”用户。他们对移动的世界感到新鲜好奇,他们愿意尝试各种新鲜的应用和产品,他们追求个性,又懒得思考,最重要的是省钱省流量。 因此,那些看上去毫无技术含量、功能单一、简洁易用的产品轻易俘获他们的心,更容易引爆市场。例如,前不久风靡微博和微信的美颜相机,360的随身WiFi,疯狂猜图等,都是针对小白用户的产品。
![我们的青春时代 小白 小白时代的产品法则](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432433392529.jpeg)
这些产品设计的出发点就是迎合“小白”用户的,从他们的特点和心理上面对产品功能进行取舍,让产品设计看起来很“小白”,但在后台技术和产品效果上面很专业。这与另外一些,利用小白用户的无知与懒惰,随意获取用户隐私信息,安装插件广告和付费链接的应用形成鲜明对比。 事实上,生于“小白”时代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是幸运的,它们可以轻松地享受小白用户爆炸性增长所带来的红利,通常创业公司只要起步更早,产品做得简单易用,就容易获得用户的口碑相传,可以低成本甚至无成本地获取用户。但是,当小白用户逐渐成熟,他们将会选择一些简单便捷的精品应用而不再猎奇,移动用户的获得成本将会远远高于互联网时代。 移动互联网,得小白者得天下。那些错过小白用户的成长期的企业将终生遗憾,而从现在开始抓住小白用户的时间只有一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