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怎么会给他们打电话,这还真的和商桂芬他们写的那封信有关。李德新是东屏镇党委副书记,记者采访时他找到了商桂芬的那封信。 商桂芬在信上提到养殖獭兔不仅可以利用当地每年废弃在田地里的各类秸秆,还能通过“过腹还田”把兔粪作为有机肥改良当地盐碱化的土壤结构,每家农户只要养十只母兔,每年就可以额外增加收益8000到16000元。 李德新:接到这封信呢通过考察我们觉得这个产业市场非常好,发展这个产业呢可是使我们很多剩余劳动力利用结余时间创收。 李德新接到信以后并没有马上向领导汇报,而是先去商桂芬家调研,当他看到满屋兔子养得确实不错之后,决定向县里汇报这个情况。 镇赉县副县长黄秀清:如果是养一些大动物啊,你像什么牛啊,或者一些其他的动物,投资量很大,所以我们主要是瞄准这些小动物,投资少见效快。 县政府考察研究后决定把商桂芬作为大户给与扶持,来带领更多的农户养獭兔。政府将原来废弃的四栋占地3000平米的塑料大棚,以每栋400元一年的价格租给商桂芬。 祝令军:最少计算一栋大棚也得(1年)5000元。 记者:5000元?差这么多?那相当于白租你了啊? 祝令军:对,就是白租。 商桂芬那些快把四间房子撑破的獭兔移到四栋大棚里却连一栋大棚都没有装满,而且大棚附近没水没电,在这里养殖獭兔显得困难重重。如果自己打井,扯电到大棚没有几十万元根本解决不了,正在她犹豫的时候县里又给她吃了一剂定心丸。 镇赉县副县长黄秀清:给她打井,上电,这都是无偿给弄的,另外她这个种兔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我们采取通过财政发展畜牧业资金给她购买种兔,这样给她种兔场轻松建立起来。通过种兔场建立呢,然后她给农民发放仔兔,通过种兔带动农民。 不仅水电问题解决了,政府又送给商桂芬1200只优质德系獭兔作为种兔。仅这些獭兔就价值12万元。一封信让商桂芬的养殖规模一下子从年出栏量4000只跨越到年出栏量5万只只用了短短1年时间。2007年在商桂芬带动下镇赉县成立了养兔协会,大家统一獭兔售价,赚的多了自然吸引了更多的农民养殖獭兔。 记者:兔子协会你知道么? 殖户张孝丰:参加了。 记者:那有什么用处? 养殖户张孝丰:那个是为了外地来的老客统一卖,这有一定的好处,像去年河北来了比当地价格高的多的多啊。 记者:能高出多少? 养殖户张孝丰:去年,最低得高10元。 作为县政府重点扶持的种兔基地,商桂芬一直以商品兔的价格卖种兔给农户,2008年从她那买兔子的农户已经达到1000多户,年销售獭兔达到3万只,她自己存栏种兔也达到7000余只。以前嫌她兔子少的河北客户都要跑来收她的兔子了。 商桂芬:销路不成问题,贵贱都不成问题,我们坐在家里头河北客户总也不断。
![致初三学生的一封信 从一封信做大的产业(三)](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420073600826.jpeg)
张孝丰:应该是50。 记者:我听说那时候别人家种兔不是那个价? 张孝丰:是呀,关键是她为了在附近,发展种兔,发展养兔子,所以卖我们就贱。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皮毛需求量萎缩,当地的獭兔价格跌至32元每只,而饲料中的豆粕又从1.2元涨到2.6元一斤,为了降低这部分成本,商桂芬用兔粪换农户家多余的秸秆,而秸秆是獭兔饲料中的重要纤维组成部分,通过这种交换商桂芬在2008年自己配制獭兔饲料仅这一项又多赚了10万元,这也给了其他养殖户更多的信心。 2009年3月獭兔饲料中豆粕的价格从2.6元回落到1.8元,这是商贵芬一直期待的事情,她可以说服更多的农民跟着养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