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解读变幻无常的经济命运:大滞胀》
到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比尔·盖茨在《福布斯》富豪榜上的排名降至季军,其总资产也缩水为580亿美元。而巴菲特的总资产上升至620亿美元,成为世界首富。 正如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财富巨星,20世纪上半叶也有诸多亲身演绎了商界神话的财富巨星,比如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他的财富如果换算成数字,又该是多少呢? 据记载,1935年,洛克菲勒的资产总额达到66亿美元,私人财产也超过了15亿美元。66亿美,这和比尔·盖茨的590亿美元、巴菲特的620亿美元相比,是个微不足道的小数字。难道,洛克菲勒真的不如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有钱"吗? 洛克菲勒的"石油帝国"在巅峰时期,曾垄断全美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他开创了史无前例的垄断企业模式--托拉斯,他的垄断触角还伸展到金融、公用事业和一些工业部门。到1935年,洛克菲勒已经控制了海内外大约200家公司。这一切,真的只有比尔·盖茨资产的十分之一吗? 其实,单是洛克菲勒在1935的15亿美元私人财产,假如折合成今天的美元,就约有2 000亿。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今天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相当于2008年《福布斯》前三名富豪资产的总和!实际上,还有一种算法,就是个人财产总额与当时的GDP进行比较。洛克菲勒大约是1/65,排在第1名,而1995年比尔·盖茨大约是1/425,排在第31名,巴菲特大约是1/532排在第39名。 这其中蕴藏着一个不争的事实: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钱来立,比起洛克菲勒的钱,明显地不那么"值钱"了。
![第2节:诡异迷局与豪情赌局(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415161221833.jpeg)
可见,通货膨胀是何等"厉害",何等"顽固",又是何等为人们"习以为常"!自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任何国家的货币都一直在贬值。人类的钱,总是会越来越不值钱。 依照教科书的定义,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依照价值规律,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商品供不应求。如此说来,如果出现通货膨胀,是否说明社会总需求远远大于社会总供给呢?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现代社会除了少数商品有供不应求,总体的生产能力,远远超出了社会的消费需求。也就是说,现代社会中,几乎没有哪件商品是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卖出去的。除了国民经济遭受意外打击之后的"复苏"阶段,会出现凯恩斯主义者们所描述的"总需求过度"之外,"供大于求"往往是现代经济的"常态",特别是在全球产能过剩的情况之下。 货币,从洛克菲勒时代甚至更早一些时代的"值钱的钱",量移斗转变成了今天"不值钱的钱",显然并不意味着今天的种种商品比之过去"供不应求"。通货膨胀,不过是印钞机开动马力的直接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