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解读变幻无常的经济命运:大滞胀》
以美国为例,一般来讲,作为政府的"两大利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美国政府在财政政策方面则更多地借鉴凯恩斯主义,而在货币政策方面更多借鉴货币主义。代表大财团、金融寡头利益的共和党上台时,成功者如里根,失败者如小布什,其施政方针更倾向新自由主义,注重物价稳定和自由市场竞争的作用。而代表"中产阶级"的民主党上台时,往往更多地施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注重拉动内需和充分就业。这其中,有借助"新经济"的东风而扶摇直上的克林顿,也有临危受命的奥巴马。 与克林顿比起来,奥巴马带有强得多的"凯恩斯色彩"。幸运地赶上"繁荣周期"的克林顿,提出的是"政府不仅要更多地干预,而且还要更好地干预"的口号。而奥巴马面对的形势,只能使他别无选择地扮演"又一个罗斯福"。 2008年,滞胀与通缩这两位演员,走马灯般地轮流上场。那么,2009年、2010年……等待我们的又是将是什么?凯恩斯的经济学说能否带领世人走出衰退?还是"衰退未远,滞胀现前"呢?这一切,如同一个前所未有的诡异迷局,也将引发全人类的一次豪情赌局……

"直升机伯南克"在行动 与此同时,神奇的"印钞机"也启动了。自救市行动实施以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FED)一直向外界发出这样的信息--在经济开始复苏增长以前,它将无限量地印刷钞票。2009年3月1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将在未来几月内收购3000亿美元的长期美国国债和至多1.25万亿美元由"两房"发行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这一消息震惊了世界,舆论惊呼:绰号"直升机伯南克"的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终于开启印钞机了。 早在2002年,还是美联储理事的伯南克,在有关通货紧缩的一次演讲中,引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话说,"为克服通缩,要不惜从直升机上撒钱。"2006年,伯南克当选美联储主席后,正值次贷危机、金融风暴、经济衰退等事件接二连三地侵扰美国经济之际,除政府、国会之外,美联储当仁不让成为美国迎战金融风暴的急先锋。于是,全世界开始拭目以待伯南克"从直升机上撒钱"的救市政策。 的确,伯南克接掌美联储不久,就把他有关克服通货紧缩的理论家底,一一落实在了货币政策上,从"零利率"到"定量宽松",伯南克祭出了"扩张型货币政策"的利器。直到美联储已经将利率降到几乎为零,没有余地继续下调时,伯南克继续采取了"大手笔",即上文提到的,进一步向市场"输血"1.25万亿美元。 而对于媒体的质问"这种政策是否会引发的通货膨胀危险"时,美国官方回答显得轻描淡写。他们表示,美联储会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适时储收缩银根,从而避免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