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解读变幻无常的经济命运:大滞胀》
巨大的社会财富遭到疯狂的无形洗劫,无数普通德国人倾家荡产,美元或英镑的购买力被无数倍地放大,在美元英镑与马克间兑率的狂跌和暴涨过程中,财富已经悄然易手。与以往任何武力驱动的赤裸裸的掠夺相比,这种转移显得更加文明和更不留痕迹,但同时也更加残酷。任何一个手上有一些美元或英镑的外国人,在德国都可以生活得像一个国王。几个美元便可以使人过得如同百万富翁一般。因此,外国人蜂拥而至,以便宜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价格,四处抢购德国人的家庭财富,包括不动产、珠宝和艺术品。 如果把通货膨胀比作一部超级"财富绞肉机",那么,摇动手柄的就是德国银行家,他们血洗了中产阶级多年辛辛苦苦的储蓄,使大量社会主流人士一夜之间沦为赤贫,从而奠定了日后纳粹上台的"群众基础",并深深种下了德国人对犹太银行家的痛恨。实际上,下一场更为惨烈的世界大战的所有诱因已经在1923年基本上全部到位了。
![第40节:最‘经典‘的通货膨胀(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414748842754.jpeg)
关于这场恶性通货膨胀,是否该完全归罪于犹太银行家,历史上尚无定论。因为,作为数百年来一直在影响世界金融格局的国际犹太金融集团,他们的事迹很难见诸媒体。但是,西方社会的种种街谈巷议,却都将他们锁定为历次经济危机的谋划者和制造者。 据说,他们从来不出现在前台,却能把手伸向各个国家和民族,培养他们的代理人,左右各国的经济政策。至于"资本主义的癌症"--经济危机,就是他们的统治和掠夺渠道。他们利用现代金融机制,利用各种投机市场,制造金融繁荣将财富进行最大规模的集中,再通过崩盘进行集中掠夺。支持这种观点的不乏其人,比如近年来以揭露国际金融战争内幕而畅销国内的《货币战争》一书的作者宋鸿兵,以及那些自诩为"经济杀手"的人。 暂不论犹太金融集团在德国通货膨胀中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可以证实的是,巨大的悬殊的贫富分化,已经在这次危机中形成了。这必将引起社会的阶级对立,导致社会动荡。德国老百姓对犹太人的仇恨,也必然会被日后的战争狂人所利用。 有一位后来影响了整个西方社会的经济学家,当时曾作为英国财政部的公务员,出席了凡尔赛召和会,他就是以开创了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而闻名的凯恩斯。凯恩斯极力劝说协约国对德国采取较少的惩罚,劝说无效后,他冲出大会,写下了《和平的经济后果》。在这篇文章中,凯恩斯认为德国永远不会遵从条约中苛刻的经济条款,而且邪恶的德国会对欧洲持续的稳定造成威胁,还可能发动另一场战争。 凯恩斯写道:"用这种办法(超级通货膨胀)可以任意剥夺人民的财富,在使多数人贫穷的过程中,却使少数人暴富……这个过程潜在地积聚了各种经济规律中的破坏因素,一百万人中也不会有一个人看得出问题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