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天线法则:解密你的人生黑匣子》
没有信仰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从不停的水土流失中不断的积累导致我们没有信仰。一个四川人与内蒙人结婚,一个要吃辣椒,一个要吃羊肉,而四川人大都不善于闻羊肉的膻味的,内蒙人觉得没有膻味就不成为羊肉了;对于辣椒也是,内蒙人不吃辣椒,或者只能吃少量辣椒,最好不放辣椒。于是在相互妥协中,四川人不像四川人,内蒙人不像内蒙人了,至于四川人不怕辣的说法也就不成立了。同样的道理,生活习惯都能改变,那本来就虚无缥缈的信仰就变得更加虚无缥缈了,信仰也就在一代又一代的通婚、杂交中流失了,致使我们今天什么信仰都没有了。 没有了信仰就是后脑给关闭了。这一点很像今天住进楼房的情形。今天如果是两代人同住在楼房的一套房内,很多都是子女住在阳面,老人住在阴面——传统认为阳为贵(当然这取决于房子的主人是谁,如果是子女的房子,十有八九都是这种情况,房子是老人的则另当别论)。老人住在阴面自然就显不出尊贵,也没有任何权利的象征,更别说神灵一样的信仰了,子女们往往认为老一代的那套是过时的,土气的,不适应潮流的,尽管我们经常自豪地说孝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但在这一点上,我们肯定是比不上旧社会的四合院。不过,我想,旧社会的四合院里,肯定也有子女整天盼望着住进堂屋,好利用那些至高无上的权利,即便如此,也是对信仰的一种渴望。

2.后脑的价值——信仰是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 信仰和迷信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只要说到信仰必说到宗教,一说到宗教就必然涉及迷信,而迷信就意味着反科学。于是乎,信仰犹如洪水猛兽一般被人们敬而远之。实际上,信仰是对世界的永恒掌握。马克思就曾经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著名的人类掌握世界的几种方式,其中,宗教为一种。在马克思看来,宗教掌握其实质就是一种信仰掌握。只不过,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几乎忘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特质。世界有物质的世界和精神的世界,社会有物质的社会和精神的社会,而精神的社会的核心和支柱乃是信仰。 人类掌握世界的几种方式大致可分为理论性掌握、艺术性掌握、实践——精神性掌握。而信仰无疑也是其中的一种。在我们看来,信仰所掌握的是人类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不能及的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已控力量和未控力量的交接处或联结面。问题的重要性在于:这个“空白地段”是永恒存在着的,所有关于人类不可能把世界认识完结,更不可能改造完结的理论都是我们这个观点的强有力的论据。这个“空白地段”,人类的本性决定了不会放过它,但又不能理性地去说明它(理论地掌握)——时至今日,人类尚未知道癌症的真正病因,尽管全人类的医学精英们使用了人类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人类尚不能在月球上有所作为,尽管人们已经神奇地登上了月球。人类只有靠信仰去掌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