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心想事成的实践指南:超越秘密的答案》
企图心 企图心是一种心灵的行动,可以表现我们的渴望及行为。我们的向往会通过身体的生理系统,活跃地表现在企图心上。企图心也常常以肉体或是心灵行为的方式显现。简单而言,企图心就是所有我们想要获得的。 那么企图心和观想及疗愈又有什么关系呢?完成观想的练习之后,我们就必须开始定义及确认我们的企图心。 怎么说呢?例如,如果你想要治愈一根断掉的骨头,在开始疗愈观想的练习之前,你就要每天告诉自己,甚至大声念出来:我要接合我的骨头!接着就可以由你的内在下指令给你的心灵,要它在观想过程中,完成你交赋它的任务--接合你的骨头。 而你也要告诉自己,你即将要去完成的是一个非常具体而且是可以达成的任务,如果你可以全然相信,那么你在这个观想的案例里就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意志力就是企图心的本质,有没有企图心全取决于有没有意志力。意志力是一种推动力或生命力,让我们更有能力去做决策。当我们为意志力指出一个前进的方向时,我们就会有一个企图。这就是意志力可以让观想产生自我疗愈效果的原因。我们为意志力指出方向,请它往我们的内在迈步向前,帮助我们踏上更健康、更满意的生活道路。这时候,我们就开始成为生命的主人。
![第25节:着手改变你的人生(10)](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413718516862.jpeg)
平 静 第二个疗愈观想的心灵准备要素,杰瑞·艾普斯坦博士认为是"平静"。疗愈的环境需要两种平静来辅助,也就是外在的平静和内在的平静。外在的平静可以帮助我们专注于自己真心想要达成的任务上。若是外界有过多会让人分心的事物或是噪音,就会削弱我们对于目标的专注程度。 当然,我们很难把自己孤立于社会之外,独自跑到一个修道院或找个洞穴练习观想,但是我们还是要尽量让自己处于一个安静的环境,不要让扰人的因素造成影响,或引起我们的焦虑。保持安静、没有其他的俗事干扰、绝对的平静。 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与噪音和平共处也有助于内在的平静:蝉鸣鸟啭、滴答的雨声或是远处车声的喃喃低鸣等,如果你可以不让自己受到这些声音的干扰,很快地,它们对你来说将不再是噪音,反而成为练习过程中的一部分。若你不试着和它们共处,那么光是要维持这种隔离后的平静,你就有忙不完的事了,这样反而会阻碍观想。 让自己处于放松的状态就是一种内在的平静。但即使如此,杰瑞·艾普斯坦博士仍要先声明,并不是要我们让自己像在做白日梦般的放松,也不是要让自己放松到几近无意识的状态,那种放松并不适合运用在疗愈观想的练习中。因为过度的放松会让人失去知觉,也会让人昏昏欲睡,更糟糕的是,还会让我们在观想的过程中处于迟钝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