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汇财富战略升级 中国应尽快建设系统的国家财富战略



     在很多学者眼中,人民币升值如同洪水猛兽一般将极大地伤害我国的国民经济。比如向松祚先生就曾经提到,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升值实际上是要剥夺我国劳工就业、提升工资和福利的权利。然而事实上,只要财富战略运用得当,人民币升值完全可以使中国经济长期受益。

  来自发达国家的财富崛起经验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本币升值对本国经济而言并不仅仅意味着灾难。事实上,汇率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影响非常复杂。比如,对开放程度较低的国家,汇率的影响仅仅限于对外贸易和投资部门;而对于开放程度较高的国家,像日本,汇率的升值就会极大地有利于国内消费者,更有利于扩大海外投资,但是会影响本国出口企业;对于金融开放程度较高的国家,汇率还影响到跨境资本的流动,进而影响到国内的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甚至最终决定了整个国民经济的伸缩与扩张。

  如果一国产业领先,国内需求旺盛,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强,那么本币升值更有利,因为升值不仅不会严重影响出口,而且能够提高本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扩大出口利润;同时升值还会极大地降低进口产品的价格,增加本国福利。如果是在全球生产不足的特定历史时期,或者对于垄断产业和垄断经济而言,越是被高估的货币,越有利于财富向本国流动、积累。

  如果一国经济的主要产业竞争力不强,必须依靠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解决国内需求不足问题,维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那么适当的贬值政策虽然会贱卖本国产品、要素和资源,但是却有利于更多的国民财富创造。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产品没有国际竞争力或者处于国际产业链的底层,国内生产也不需要外需来刺激,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净进口地位,那么本币升值有利于少出口原材料和资源、留住国民财富,减少进口成本,增进本国福利。所以说,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本币升值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也各有区别,在一国开放程度较高、出口产品竞争能力强或是经济对外依存度较低的情况下,本币升值将有利于国民财富的增长。关于这些问题,我在刚刚出版的《民富论:新供给主义百年强国路》一书中做了更系统深入的论述。

  另外,无论人们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厌恶程度如何,对于中国这样在全球经济中崛起的大国而言,其本币汇率升值是历史难以改变的规律。比如美国崛起过程中累计对英镑升值超过300%,德国二战后经济崛起过程中马克兑美元的汇率也累计升值超过300%,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起飞过程中,日元兑美元汇率也曾升值300%以上。中国的人民币只不过在重复之前大国崛起的历史性规律,因此,与其采取各种手段遏制人民币的升值势头,不如去借鉴其他国家如何在本币升值过程中实现财富崛起的经验更有意义。

  人民币升值可成财富战略突破口

  那么在本币快速升值的局面下,各个崛起中的大国又是运用了何种策略来最大限度地化解了国民经济可能面临的种种负面影响呢?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二战后的美国。比如在战后初期,在全球生产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化工、通讯、电子等产业革命阶段,高估的美元不但不会影响美国的产品出口,而且保持了美国厂商较高的利润。更重要的是,一直到70年代中期,连续几十年的美元高估,不仅帮助美国廉价地进口资源和原材料,而且支持美国完成了其全球资源的占领、资本输出和全球产业的布局,以及全球军事基地的布局。30多年的美元高估,在布雷顿体系倒闭后美元的连续贬值中充分体现出来,尤其是美元兑黄金的价格贬值中迅速体现出来—而美国早已在美元高估的时候就积累了8000多吨的黄金储备。

  不过,作为世界货币的发行国,美国所采取的财富战略不具备普遍性。历史上也只有像美国这样的国际货币主导国,才可以在本国主要产业竞争力强的时候通过高估本币的政策扩大本国利润总量;在全球生产过剩和本国经济低迷的时候,通过货币贬值政策,维持本国经济的繁荣。相比之下,日本政府在日元升值过程中采用的财富战略更值得借鉴。

  80年代中期,作为全球最大的资源和原材料进口国之一,日元升值使得日本的进口成本得以大大降低。同时,随着战后30年日本跨国公司品牌优势的形成,在日元升值过程中,跨国公司利润的扩大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中小出口企业出口下滑对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此外,作为最大的海外投资国和海外债权国之一,不断升值的日元也直接增加了日本的国民财富。日元的升值使日本的贸易和加工优势,逐渐转变为国际金融优势。于是,日本趁机扩大对外投资、用升了值的日元在全世界购买资产、成倍扩大对海外消费,所以尽管连续20年经济低迷,日本人依然过着富足的生活。

  如果日本没有在国际上具备较强品牌影响力的大型跨国公司,并且日元被迫升值后,日本也没有趁机扩大对外投资,没有用升了值的日元在全世界购买资产,坐而享受国家利润的回流,没有让这个岛国用升了值的日元成倍扩大对海外消费,那么可以想象,日本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享受当前的富足。

  上述史实说明,只要决策者依照当时的决策背景采取了正确的财富战略,那么本国完全可以借助本币升值的机会崛起为财富大国,使本国国民长期获利。

  可见,中国在人民币升值的长期趋势下,如果始终固守所谓GDP的概念,不懂得在升值前大量增加海外外币债务来先扩大本国投资,也不懂得在升值过程中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更不懂得在升值前和升值过程中调整本国外汇储备结构、推动国内企业品牌建设和产业升级,也不懂得升值后完成大规模海外投资的体制准备,升值后增加海外投资以及黄金和石油战略储备,那么这个国家就没有财富战略,不仅贱卖本国的劳动力收入权,还贱卖了本国的土地收入权、资源收入权、直接和间接税收权、没有金融溢价的企业、甚至货币发行权的相关收取—用中国的土地、劳动力、储蓄和其他金融、政策资源“补贴全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也只能无奈地接受国民财富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长期遭受蚕食的现状。

  财富战略应当对本币升值全程调控

  自2000年以来,中国面对人民币升值的长期趋势一直没有拿出系统的财富战略。比如,中国一直以吸引海外直接投资(FDI)作为地方政绩指标,而未能在升值前通过增加海外外币债务来扩大本国投资。结果,输入货币流动性过剩,大量热钱以虚假贸易、虚假FDI的形式进入中国,套取人民币升值的利润。设想,如果在升值前引进的不是外国直接投资,而是本国企业借的外币债务资本,人民币升值的好处就会归本国企业所有。再比如,中国目前缺少系统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如果能通过政治、外交等战略推动人民币走向世界,在升值前和升值过程中调整本国外汇储备结构,促使中国企业进出口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那么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就会减少负面影响,避免国家持有的外汇资产大幅贬值。最后,如果不能利用升值后的人民币进行海外投资或购买各种战略储备资产,那么人民币升值的财富效应就会弱化;如果仅仅购买美元国债、美国“两房”债券,甚至美国投资公司股权等美元资产,就会继续遭受财富贬值的损失。

  相比之下,正确的财富战略应当是从本币大幅升值之前开始的全过程多角度战略布局。在本币升值之前,政策应当鼓励本国企业引进外币债务,这样可以让外债规模在本币升值之后得以稀释,使本币升值的好处归本国企业所有;在本币升值的过程中,决策者应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使进出口贸易尽量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从而消耗掉部分冗余的外汇储备,也使国内的外贸企业能够承受住本币升值的冲击;在本币升值的后期阶段,决策者应当鼓励海外投资或购买战略储备资产,促进海外消费或采购,增加投资收益,实现国民财富增值。另外,结合中国当前的进出口行业状况和对外开放程度,放开对外直接投资和建立国内出口企业的品牌优势也是正确财富战略的重要补充。只有这样,中国才算成功地将人民币升值过程中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使中国全体国民在无可避免的人民币升值过程中真正受益。

  总而言之,就现状而言,如果中国再不尽快建立系统的国家财富战略,尤其是国际金融战略,不仅国内目前积累起来的3.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将继续被不断地蚕食,甚至中国的环境资源、劳动力资源、居民储蓄资源等还将通过金融这种隐蔽的方式持续流失。因此,只有通过正确的财富战略引导,中国才能真正地成为人民币升值过程中的受益者。

 国汇财富战略升级 中国应尽快建设系统的国家财富战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6994.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你这个操蛋的国家是怎么了? 中国操蛋

中国你这个操蛋的国家是怎么了?现在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不断:什么瘦肉精,毒豆芽,毒奶粉,塑化剂,地沟油,问题奶粉,过期月饼,染色馒头,牛肉膏,毒黄瓜等等,麻痹的,坑爹啊!!!!!还让给不让我们这些老百姓活啦!黑心的商人,你们满脑子的利益,不顾百姓的食品安全,政

中国应尽快开征物业税的四大理由 中国四大古镇

中国应尽快开征物业税的四大理由吴其伦今年5月25日,国务院通过并对外正式公布《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深化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开征物业税,由财政部、税务总局、发改委、建设部负责。由此,我们可以看

美国债务危机警示:中国应尽快摆脱“美国依赖”

     美国东部时间10月17日凌晨,美国两党有关上调债务上限和结束政府停摆的马拉松式谈判在最后时刻,美国国会参议院以81:18压倒性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全面恢复联邦政府运作的议案,随后众议院以285:144也予以通过,让政府重新开门并提

声明:《国汇财富战略升级 中国应尽快建设系统的国家财富战略》为网友卸下面具的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