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艺术品拍卖、民间收藏市场近年来持续火爆,已成为继股票热、房地产热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点,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正在迎来“黄金时代”。 权威部门统计,中国有组织的收藏爱好者队伍已达6800万人,收藏的门类包罗万象,全国各地拍卖行拍品的数量、质量和价位等均连创佳绩。
去年,苏富比香港春拍中国艺术品及珠宝等成交额达4.45亿港元(9349万新元),比上年秋拍增长了28%,创历年之最;中国嘉德春拍入账3.6亿元人民币(7127万新元),再次奠定了其在国内拍卖市场中的“霸主”地位。截至去年年底,各大拍卖行的总成交额高达69亿元人民币。
北京的潘家园、报国寺,天津的古文化街、鼓楼文化街等自发形成的民间市场,成为京津两地50万收藏大军淘宝的“乐园”。上海、南京、沈阳、济南等地的古玩市场也逐渐恢复了昔日的热闹景象。藏品价格因此连续看涨,“地下”成交分外踊跃。 而互联网上,嘉德在线、雅昌艺术网、中国拍卖与收藏网、中国邮币卡网等25万多个与收藏有关的中文网站,更让广大藏家跨越了时空界限,在点击鼠标中即可轻松拥有自己心仪的藏品。据易趣网统计,每两分钟就有一件新的藏品登录;每一分钟就有两人出价;每两分钟就有一件藏品成交。 业内人士保守估计,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去年的总成交额不下100亿元(人民币,下同),但仍有上千亿元的市场空间。 中国收藏家协会闫振堂会长认为,当前收藏市场空前活跃,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物质财富增长较快,人们的文化水平也相应提高,精神需求愈加广泛,加上人们手中有了收藏文物的活钱,使得关心收藏的人越来越多,参与收藏的人越来越多。这正应了一句古话“乱世饥馑,盛世收藏”。 眼下,艺术品收藏已不仅仅代表一种雅兴和品位,更成为一种投资手段。在股市持续低迷的今天,不少人将目光转向艺术品投资。统计资料显示,同样是年均投资回报率,金融证券为15%,房地产为21%,艺术品收藏则为30%左右。 在去年翰海春拍会上,当代国画大师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册》山水画册创造了6930万元的天价纪录,而一位南方的民营企业家则在中国嘉德春拍会上以1650万元买下吴昌硕《花卉十二屏风》。大大小小的拍卖会,超过40%的人都是各地的名商富贾,他们拥有的资金量占到60%以上。 与此同时,全国收藏类期刊层出不穷,都市报纸收藏版争奇斗艳,央视艺术品投资节目收视率直线上升,这一切都为普及收藏知识、培育收藏市场、壮大收藏队伍做出了无可估量的贡献。加上遍布全国的收藏组织、国有博物馆、私立博物馆举办的各种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大批酷爱收藏的名人明星效应,也有力地推动了艺术品收藏市场的蓬勃发展。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民间收藏文化高层论坛上,与会专家继续看好收藏市场,但也普遍认为,要确保收藏市场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当务之急是及早制定《收藏法》。北京收藏家协会理论培训部主任刘建业指出,由于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权威鉴定机构,没有统一的鉴定标准,收藏界常出现一些怪现象:专家鉴定过的藏品到了拍卖公司被斥为赝品,而拍卖公司推出的拍品又被专家认为是假货。投资者和收藏爱好者常常被截然相反的鉴定结论搞得不知所措。 他认为,消除这一混乱局面的惟一办法是从国家到地方建立起权威鉴定机构并制定出统一的鉴定标准,从而避免令出多门、各执一词现象的发生。(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