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快和慢一举兼得: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
同样,民间流传的史诗中也没有时间的印记。史诗中记载的故事发生的时间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没有具体的年代。中世纪晚期,人们崇尚静静等待。经济发展要求充分利用时间,但是这种要求在该时期并未被重视。 缓慢的旅行
![第8节: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8)](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385025891937.jpeg)
中世纪和近代初期,时间的忽略和缓慢的生活态度已经渗入到了人们的生活规律、价值标准和法律法规之中,最后影响到周围的环境。人们建设城市时,任何加速努力都徒劳无功。静止是中世纪城市的建筑风格,城市的街道曲曲折折,到处坐落着密密麻麻的屋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可能有很快的速度。笨重的旅游车根本无法通过狭窄的街道,厚厚的城墙挡住了去路,不管是商人、邮差还是敌人,都无法进城。晚上城门关闭以后,即使有十万火急的信,信使也必须耐心等待。 与城池一样,自然环境也被用来减慢速度。除了少数对速度感兴趣的人之外,大多数人会利用自然环境保护自己。复杂的地形能迷惑为非作歹的雇佣兵、到外抢劫的军人和惯于偷鸡摸狗的流浪汉。通达的道路会为强盗、土匪和其他来抢夺食物的敌人大开方便之门,而且让他们在洗劫一空后可以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 因此,当我们看到罗马帝国时代建立起来的发达的公路体系到了中世纪就逐渐衰落,甚至被附近居民当做采石场时,就不会感到奇怪了。人们都清楚:路况越差,军队或者特权阶层就越不会轻易出行,就可以从过路人身上挣更多的钱,例如提供拉车的马匹、维修损坏的车轮和轴承,并且准备休息的地方。18世纪末的很多地方,当地的马车夫、修车工和造车匠甚至会去破坏街道,因此当时的大多数街道就像乡间的小道一样,路面坑坑洼洼。虽然用石头铺设的路面能减少路面阻力,从而大大提高速度,但这并不符合当时人们的意愿。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Jacques Le Goff) 曾这样形容中世纪的交通状况:“中世纪漫长的道路令人望而生畏,行路之难犹如上青天。”“直至18世纪末,轮船航行一直是人们的首选,而陆路交通几乎处于瘫痪状态。”这是费尔南德?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