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繁荣与衰退间的应变:成长》
美国没有理由无法回到在历史上更正常的消费水平。事实上,这是无可避免的。短期内,消费者在GDP中所占份额将被迫削减,而政府所占份额将增加。从长远来看,遍体鳞伤的贷款人在为消费者提供资金时将更加谨慎,而消费者在今后的若干年内将忙于还清在繁荣时期累积起来的巨额债务。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消费者在很久以前就被敲打过,事实证明他们比任何人想象得更经得起敲打,但是他们这次真被萧条的经济敲打了,因此要让他们再像最近一样占据重要地位需要很长时间。 随着购物热的冷却,一场长期的、大规模的由美国消费者拉动的倒退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是: 关于工作、储蓄、消费和借贷的社会态度将会发生转变。如果人们的行为真的按经济入门课程所教的那样,生活就会简单得多。人们不是经济学机器,任何时候都能做出关于价格和效用的合理计算。他们被文化规范和社会压力所左右,而这两者又在反应导致萧条的举债狂热中被改变着。
![第20节:新常态(1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381772370047.jpeg)
已经有证据表明,需要节俭的“离奇”观念已站在了后台,准备给我们一个轰动的亮相。大多数消费者需要还清债务但是又没有多少可以变卖的财产,因此他们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少花钱。几个致力研究节俭计划的智囊团,最近推出了一份名为《新节俭主义:迎战债务文化》(For a New Thrift:Confronting the Debt Culture)的报告、一本书和一次巡回展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的罗纳德?威尔考克斯教授写了一本名为《节俭哪里去了:为什么美国人不储蓄以及我们该怎么做》(Whatever Happened to Thrift?:Why Americans Don?t Save and What to Do About It)的书。它们传递着共同的信息:美国的债务上瘾症对这个国家来说是个非常坏的消息,需要与之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