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再就业已成为事关万千下岗职工生存的大问题。尽管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创造有利条件。但真要有成就还要靠个人自己努力,不断学习! 市场经济时代,铁饭碗已不在那么铁了,下岗职工如何才能立足自身,参与市场竞争,创业谋生哪?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根据自身“经历”找财路
![创业路人流 下岗人应该怎样走自己的创业路?](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375931090097.jpeg)
几十年的工作经历,绝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一个人智慧的积累和能量的储备,使人一生的财富。如果你想就如市场找赚钱的门路,却又势单力薄,财力匮乏,那就更要重视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从中寻找商业机会,然后加以开发、拓展,从中获取谋生、创业的成功。 我有个客户以前是副食店的售货员,她下岗以后找到我希望我可以帮助她在夜市上摆个小摊。以她的经验摆个小吃摊应该不成问题,于是我向她介绍了《油炸臭豆腐》、《新疆烤串》和《奇味涮烫》三种小吃技术,她便凭着自己卖副食时的生意经开始自己的夜市生意,几个月后她打电话找我要另外几种小吃的技术资料时告诉我她现在的生意很好,一个月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在单位时半年的工资,现在正打算租个临街的门脸儿房,开一家小吃店哪。 二、靠个人爱好发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如果我们能从中找到投资的机会,就可能因为“爱好”而富裕起来。 就像我的一个朋友,特别喜欢盆景,上班时就经常去看盆景展,买断后听说我这里有一种自动开合盆景花的技术,于是买了技术和工具开起了自己的手工盆景小作坊,现在靠卖盆景为生小日子过的有声有色,不会再像上班时那样受拘束,还可以天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真是一举多得。 三、联合起来赚钱 不少下岗人员初涉个体私营时,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孤独感。昔日的自己不论在那个职位上都是集体中的一员,心里踏实。如今在农贸市场上设个摊,面对强收“保护费”的市霸、菜霸而无力招架。于是,那些在企业改革中摸爬滚打过的再就业者,或许是从“股份制”、“联合体”、“集体化”等词儿中受到启发,在农贸市场上使出了个体变“集体”的新招。今年来,在很多农贸市场都看到了这种现象:几个卖蔬菜的卖家禽的小贩,不久前还是“单枪匹马”,现在已经联合成一个“战斗团”了。他们把钱凑到一起,在营销环节中表现出较强的组织协调性。按照特长分工,有搞市场调查的、有进货的、有销售的、有宣传的、有撑称的、有算账收钱的,忙得不亦乐乎。如此一来,避免了商户之间的相互杀价、几败俱伤的局面,,也有力地抵制了“地头蛇”。生意明显好于零星的个体商户。下岗职工还可以开办股份合作制企业,“抱成团”创业谋生。 四、经营办店下海赚钱 下岗职工如果对市场比较熟悉,有由一顶的资金储备,不妨开办一家小店或跑跑生意。 以上仅是我的一家之言,大家有什么好提议不妨多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