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的生意经 温州人的生意是这样做起来的](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361622220277.jpeg)
都说温州人是东方的犹太人。有关温州商人的故事在整个商业社会流传,本文作者“爱飞翔”是温州人,见证了温州商人的成长历程。 看到过很多贴子谈温州人创业的故事,于是就想谈谈自己身边的经历的事,我出生在温州这边的一个小村子里,出生那年正好是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那年,在记事起就发现父亲时常不在家,都在外做生意。那时80年代通讯还比较落后,父亲在外常是通过发电报和家里联系,村里不能接收电报,都是通过公社有个发电报的地方联系的,有人会把电报送到家里。然后父亲的一个朋友在家这边,联系我们这边的买家和了解行情。之后把江苏那边的棉纱运回家贩卖给厂家。记得当时,送电报员还和母亲炒过一次,原因是因为送电报的人要5毛钱而两人始终争执不下。记得当时父亲在城市里给我买过一个蛋糕带回家,我却以为那是牙膏而久久不敢吃。农村里的人哪吃过那东西呀。 到了85年我们家赚到一些钱之后,家从农村搬到了小镇里。而我们成为村里其它人羡慕的对象,因为那个年代能在镇里建起楼房算很了不起的了。那几年我们这边城镇建设的非常快。陆续的几年,父亲做过,丝,晴纶,拉链等生意,都是从外地贩运过来赚取差价。当时通讯也从电报转为了电话,那时候电话也还是比较麻烦,要通过邮电局接线员来转的,电话号码也只有3位。 到了90年代的时候发现镇上有的家庭做起内衣,我们家也买了些裁剪的设备,开始投入家庭作坊式生产,生产出来的物品全都是通过一些家里的亲戚,他们在昆明等地租有摊位批发着卖,等把货物卖出来了之后再把钱给我们,那时候做的都是一些低档的,适合农村人口穿着。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主要是价格便宜。 到2000年以后我们镇里纺织行业渐渐健全,圆机,印染厂,到加工成衣,一应俱全。商户在有了定单之后,就可以到卖布商那里买来布料,镇里有专门做这行的商人,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马上给织出布料来,织布商是长年在生产的,生意好的时候24小时不停。之后布料根据客户要求的颜色拿到印染厂染色,等成衣做出来之后又可以拿到印花厂印花,运转的相当灵活,生产商户几乎没有库存的布料。大概这就叫做零库存吧。一般镇里夏季生产广告衫,冬季生产内衣都是这种模式,这时纺织成为我们镇上人们的主要经济来源。 因为价格便宜运作灵活。而最近这两年发现一些商户纷纷开始在网络上接单,我们这边生产的商品在网上也开始走俏。一些有成绩的都扩大了规模建起了厂区。我想网络将会成为我们发展的新起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