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全球化没有改变“国家利益至上”观(3)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安全透视:猎杀“中国龙”》
国家依然有国界 全球化下国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即便欣欣向荣的国际合作也未能动摇这一趋势。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是市场经济赖以存在的前提与基础。国际竞争存在于各类市场以及各类市场主体之间,不仅个人、企业、机构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政府、地区、国家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增强。当今国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活动由于经济实力、发展意愿、国际秩序等局限,一般都停留在商品、资源等低层次上竞争,相互之间甚至为既定的市场规模而怒目相向,打得头破血流;而发达国家尤其是经济强国,利用其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的主导与垄断地位,在规则、标准、话语权(如知识产权、贸易规则、金融市场准入等)上展开竞争,以维护或谋取更大的主导与垄断地位,由此坐享其成,取得一本万利的经济收益。旷日持久的WTO谈判就是国家之间激烈竞争的缩影与集中体现。
所谓“经济无国界”只能是一种畅想、幻想甚至妄想 只要有国家边界,就有经济国界;只要有经济国界,就有国家之间的利益争夺。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经济竞争、财富分配的竞争,这在宏观上越来越集中于经济战略的竞争、规则的竞争、话语权的竞争,在微观上则越来越集中于企业之间的市场份额的竞争、技术管理的竞争、品牌的竞争。国际商品与资本的大规模流动、“国际公民”的出现以及跨国公司的崛起不仅没有改变这一事实,而且使国家利益在更加复杂的表象下争夺得更加激烈。各国政府也都是从本民族、国家的战略利益出发,相机制定对外经济政策。2005年,当出现百事可乐欲以300亿欧元收购达能的传闻后,立即激起法国从上到下的反对,法国总理就此事向法国公众公开表示,他已向达能公司CEO保证,政府将尽一切可能“保护法国达能的利益,确保法国达能在法国的未来”。 “国家利益至上”不可动摇 2006年6月,三一重工老板向文波的一记博客(有关对美国凯雷并购徐工的质疑)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大争论。2007年4月杭州娃哈哈与法国达能的并购纠纷又将这一争论推向高潮。鉴此,有人将2006年看作是“中国并购争论年”。持续发烧的争论,给中国热络的互联网狠狠烧了一把火,中国的网民由此激发出参政、议政的无限热情。笔者建议,未来的中国史学家应将2006年当作“中国大众社会元年”。近乎两整年,纷纷扰扰,未有休止。包括“振龙拍虎”在内,在2008年都有结论,结果自然是网民的胜利,是大众的胜利,也是民族的胜利。其时本人在媒体与形势的感召下,也凑了几回热闹。下文是本人应《中国经营报》之约撰写的一篇短文,题目是《外资并购争论热络下的冷思考》(2006年9月24日发表),自以为能代表本人对这场大争论的肤浅见解,也能融入本书的逻辑体系之中。
更多阅读
第25节:职业化造就好人生,‘没有任何借口!‘(4)
系列专题:《职场行动手册:工作没有任何借口》 不妨读一下《道德经》,看看两千多年前的大哲学家老子是怎样教育我们的: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这个"常",包含几重含义,其中一个含义就是常识。哈佛商学院培养的都是一流的企业
第8节:工作就是‘让爱看得见‘(3)
系列专题:《职场行动手册:工作没有任何借口》 3.工作境界有多高,人生世界有多大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广阔的世界。那么,广阔的世界从哪里来呢? 工作境界决定人生世界。一个人有多高的工作境界,就能创造多大的人生世界。
第26节:全球化没有改变“国家利益至上”观(4)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安全透视:猎杀“中国龙”》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外资并购引起的国家经济安全受到威胁的争论十分热络,这应是一个好兆头,以众说纷纭替代“一言堂”,以不断争论替代迅速定论,当然是历史的进步。本人本无意参与,因为很多
第25节:全球化没有改变“国家利益至上”观(3)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安全透视:猎杀“中国龙”》 国家依然有国界 全球化下国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即便欣欣向荣的国际合作也未能动摇这一趋势。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是市场经济赖以存在的前提与基础。国际竞争存在于各
第24节:全球化没有改变“国家利益至上”观(2)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安全透视:猎杀“中国龙”》 中国的新自由主义者旨在推平中国的国界 中国在推行改革开放后,经济获得巨大成功。这一方面提高了中国人坚持走改革开放道路的意志力,另一方面也强化了经济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