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经济安全透视:猎杀“中国龙”》
贰 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强盗” 凡是媒体说是真的就是真的,就算是假的也变成了真的;反之,凡是媒体说是假的就是假的,就算是真的也变成了假的。 ——法国《外交世界》主编拉莫内 2008年,围绕“中国制造”、“拉萨3?14”与奥运火炬传递等系列事件,一向以真实、客观、公正自居的西方主流媒体公然违背新闻伦理,歪曲报道,甚至制造传播谣言,激起全球华人义愤,引起国际舆论哗然。在这场声势浩大的中西舆论较量中,中国的传统主流媒体显得软弱无力,而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在爱国主义的鼓舞下显示出强大力量。在西方媒体牢牢掌握国际话语权、竞争主导权的态势下,如何坚守阵地、突破重围、赢得主动,是中国传媒业必须直面的挑战。
![第37节: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强盗”(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35389700396.jpeg)
信息时代的“流氓” “打鸣的公鸡”与“下蛋的母鸡”所谓传媒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广义传媒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电影、图书、音像制品与互联网。其中报刊、电视、广播与互联网是四种主要的新闻信息传播媒介。媒体作为政治的“喉舌”或大众的“看门狗”,长期具有“打鸣的公鸡”的职责;而作为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媒体同样有“下蛋的母鸡”的功能。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媒介,传媒业涵盖了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等领域,具有典型的信息服务业的特征,进入门槛较高,是资本与技术密集产业;同时,各类媒体所传播的内容(即传媒的信源)具有强烈的文化、人文特征,使得传媒业属于文化事业的一部分;传媒业还具有鲜明的国家、民族、宗教或意识形态特色,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因此,传媒业不仅仅具有经济属性,而且还兼有文化、政治等多种属性,从而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