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外国评级机构为中国资本市场“看门”(3)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安全透视:猎杀“中国龙”》

  评级公司常步市场后尘,在国际屡屡失信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酝酿阶段,三大评级公司未能发出任何警告,等到危机爆发后,慌张应对,降级过激,加剧市场恐慌。1996年9月,穆迪及标普分别给韩国开发银行的长期债信评级为“A1”及“A+”,均属于投资等级。韩国危机发生后,随即调整为“Ba1”及“B+”,连降八级至垃圾等级。1997年7月,泰铢发生危机,穆迪及标普仍给泰国政府公债“A”级,直到10月才加以改变。更为滑稽的是,1997年11月23日,日本山一证券公司提出歇业申请,但穆迪于11月21日的评级报告,仍只将山一证券长期债信评定为“Ba3”,直到当晚才降为“Caa1”级。同日,标普只再将其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直到23日才紧急降为“CC”级。此后,在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以及2000年土耳其危机问题上,穆迪及标普都没有提前预测危机,直到危机已经成型,才迟迟降低有关信用等级。

  难以发挥预警功能,在美国本土备受质疑 三大评级公司或根据被评估企业公布信息资料进行评估,或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进行所谓独立评估。但实际表明,这两种评估的科学性都存在疑问。1992年,加州保险司长控诉标普及穆迪先前给予倒闭的Executive Life保险公司不实且过高的评级,导致投资人遭受损失;1996年,美国加州橘郡指控标普未能对该郡所投资的基金风险进行恰当评估,以致该郡扩大举债终至破产。自2001年底,一连串巨型公司出现财务欺诈丑闻,美国金融市场由此出现严重的信用危机,信用评级公司反应滞后,并未能发挥所期望的预警作用,自身信誉备受质疑。信用评级公司要么有意隐瞒不报,这意味其丧失了应有的公正性;要么真的没有发觉,那么这意味其丧失了应有的客观性与科学性。连美国国会和联邦调查人员都出来指责信用评级公司的失职,没有在“大厦将倾”之前发出警告。在内外压力下,SEC出具的报告罗列了信用评级业存在的12种问题与缺陷,使三大评级公司陷入空前尴尬境地。

 第52节:外国评级机构为中国资本市场“看门”(3)
  加剧国际金融动荡,受到越来越多的指责 三大评级公司垄断了近乎整个国际资本市场的话语权,俨然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调节者,往往一个业务声明就能引发金融市场震荡。1997年以前的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率、外汇储备、外贸顺差、制造业竞争力、储蓄率等众多指标都好于美国等诸多发达国家。但是,由于话语权掌握在三大评级公司手中,所获得的信用评级都比美欧国家低,由此促发资本外逃,导致金融危机。1997年11月28日到12月11日,穆迪将韩国外汇债券和票据的评级从原来的A1急速调降到Baa2,由此韩元对美元汇率暴跌,股市一落千丈,中型企业接二连三倒闭,从而引发韩国全面金融危机。德国《经济周刊》1998年2月5日载文评论,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对亚洲危机毫无预感,它们根本就没有起作用,而现在正火上浇油。1999年巴西金融危机与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也都因评级公司过早地降低有关信用等级,迅速恶化两国的金融形势,加快了金融危机的到来。2008年由美国次贷引爆的世纪金融大危机,与三大评级公司直接有关。三大信用评级公司为了眼前收益,一直“以价定级,价高级高”,使得投资银行开发的众多“低质高险”金融衍生品得了高等级标号,以光鲜靓丽的外表呈现在国际债券市场上,众多国际金融机构购买这些“有毒”资产,如此美国次贷危机一爆发,众多持有“有毒”资产的国际金融机构便纷纷陷入困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67826.html

更多阅读

中国资本市场学院 为中国资本市场立此存照

  文/刘云浦  谁能用一本书的篇幅说清楚中国资本市场的前前后后、来龙去脉吗?也许有,那大概是比砖头还厚的年鉴式的大部头。或者是用素描的手法,勾画出大致轮廓,反映出资本市场在中国的发展脉络。郑磊博士的新著《聚变:中国资本市场

第30节:美国大战略和中国经济的全球化(3)

系列专题:《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选择和崛起》  “开放”是自由主义战略的第一个特点。早在19世纪,美国就对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这种“门户开放”政策,在围堵战略失败以后,再次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手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

第62节: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当中国的“账房先生”(3)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安全透视:猎杀“中国龙”》  “四大”独立、客观、公正的神话已被戳穿  长期以来,中国相关主管部门与企业的自信严重不足,对“四大”崇拜有加,都想借助其所谓的“卓越声誉”在国内外市场中树立起信誉。但是,令人

第59节:外国评级机构为中国资本市场“看门”(10)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安全透视:猎杀“中国龙”》  引导中国经济决策,危及中国发展战略 中国银行业通过海外上市寻求国际化本身就是一个引起广泛争议的话题。2003年底,正值中国银行业谋求海外上市之际,标普将中国13家商业银行的信用级

声明:《第52节:外国评级机构为中国资本市场“看门”(3)》为网友廢惣才张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