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经济安全透视:猎杀“中国龙”》
天掉馅饼——“四大”主导中国市场 与信用评级机构一样,会计师事务所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金融服务行业,通常被看成是金融服务的“中枢”。1932年《财富》杂志推出的排行榜,首次凸显出“八大”会计师事务所,后来合并为“六大”、“五大”,即普华永道、安达信、安永、毕马威、德勤——“清一色”的美资。由于悠久的历史、完善的管理制度、全球的业务网络、全方位的服务,以及许多成功的案例,使得“五大”成为国际知名品牌。20世纪90年代初,“五大”陆续登陆中国大陆,获准在华设立合资会计师事务所。2001年因卷入安然等大公司的严重作弊丑闻,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破产,“五大”变成了“四大”。 “9?11”事件后,世界经济低迷、企业经营活动放缓,欧美资本市场的股票承销和并购业务剧减。“屋漏偏遭连阴雨”。2001年美国巨型公司倒闭,对审计欺诈的恐惧,不仅结束了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的风光,也令“四大”陷入困境。但是,天佑“四大”。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审计以及财务咨询市场越来越大,国内市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需求前所未有,整个行业的规模几乎每年都以不低于10%的速度增长。2001年,一些本土会计师事务所陆续卷入“银广夏”、“郑百文”、“蓝田股份”等会计丑闻,中国证监会由此颁布“补充审计16号文”,要求上市公司IPO及再融资时,财务报告除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法定审计外,还必须由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补充审计”。一些银行也相继规定,贷款的公司必须到指定的外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信用审计。令“四大”倍感意外的不仅有中央监管部门、大金融机构,还有一向对外资“无比友善”的地方政府。如,2004年1月底,深圳市要求深圳基础产业国有企业年度审计工作全部由“四大”承担。借助这些优惠政策,“四大”在中国狂飙突进。
![第61节: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当中国的“账房先生”(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353552061340.jpeg)
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2004年度会计师事务所全国百家信息”显示,普华永道中天、毕马威华振、德勤华永、安永华明分别以9亿元、4.3亿元、3.7亿元和3.2亿元位居业务收入前四名,而位居其后的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中收入超过1亿元的仅有上海立信长江一家。“2005年度会计师事务所全国百家信息”显示,普华永道中天、毕马威华振、德勤华永、安永华明分别以12.4亿元、7.1亿元、6.5亿元、6.2亿元的收入位居前四名。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统计,“四大”在中国的业务总收入,2002年为16.94亿元,占该年度中国百强事务所业务总收入的38.23%;2005年为45.98亿元,占该年度中国百强事务所业务总收入的49.46%;2007年为91.3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3.69%,占该年度中国事务业务总收入的55.51%。由此清晰显示,“四大”在中国市场份额在不断提高。“四大”已几乎垄断了中国高端会计审计业务,垄断了中国海外上市企业的所有审计业务。在1400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中,“四大”审计的资产超过40%。当中行、建行、工行分别以数亿计费用主动向普华永道、毕马威、安永投怀送抱时,5600多家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却在为每笔几万元甚至几千元的业务打得头破血流。